家书:让情感驻足,让生活得以回味|《读经》42期·卷首
时间:2020-01-07 18:04: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方哲萱
记得我在上初中时,开始读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孩子的信,像追剧一样,每出一本新书,都会第一时间购买,似乎参与了他一儿一女的整个家庭教育过程。那时候,就把刘墉写给自己孩子的信,当成写给我自己,并暗暗下定决心,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也要给他写这样的信。
后来,我知道这样交流的方式在传统中称作“家书”,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里,家书可以是一份希冀,一份寄托,所谓“家书抵万金”,当血脉之亲难以相见,那信笺、墨迹,便成了真真实实的盼望与依靠。
如今,人和人的联系太轻易了,于是生命也便潦草敷衍起来。没有了字斟句酌的叮咛嘱托,没有了字里行间的嘘寒问暖,也没有了见字如面的心心相惜。于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演变成激烈的争辩,或是无奈的沉默。
在传播传统家庭教育的过往中,我经常遇到因和孩子交流不畅从而变得异常焦虑的父母,在现代心理学领域,有各种亲子沟通术和技巧,但我总爱劝他们试着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因为,这比任何其他形式都更加容易做到自然。你不需有什么文采,只需说出出自真心、酝酿已久却始终难以启齿的话,也许是歉意,也许是赞赏,也许是求助,也许,是无条件的爱。
你可以慢慢地写这封家书,孩子可以静静地读这封家书。你可以写了又重写,他也可以读了又重读。不能相见或不愿相见的父母和孩子,却用这种方式,建立起一道桥梁,文字成为一种见证,见证那变化中永远不变的感情。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些家书变成了家训,有一些家训成为这个民族的信条,甚至信仰。一封家书,让情感升华,让平实的生活变得有了价值和分量。
本期杂志,我们选登了名人家书,同时,也收集了读经家庭亲子互动的家书。我们希望,家书所带来的精神滋养,能够在这个现代化的古老国度继续传递,家族的关系,能以更丰富的形式联结和维系。
让我们想象这样的场景——
你把羞于出口的一些话诉诸笔下,比如“你走之后,妈妈哭了”,当年轻的孩子接到家书,待夜深人静时读到这句,可能表面上会以毫不在意的方式将信收起,但心底其实正涌动阵阵暖流,被慈爱包围的幸福感。直到他自己也成为了父母,还能再拿出这封信,读到这一句,终于有了一种深深的明白。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他还能不时展开这封信,摩挲着这句话,依然可以像一个孩子……这份爱的传递,并不激烈,却淡淡悠长,亘古不灭……
如果你也渴望参与这样的场景,如果恢复家书的传统也是你的心愿,那么就请和我们一起,加入到家书文化的传承之列!
(全文完)
本期封面人物为梁启超先生,他的九个子女,各个成才
曾昭旭教授新书推介|《论语的人格世界》编辑手记
☟ 《读经》杂志2019系列套餐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订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