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哥”直播开蚌年销过亿背后:网络枫桥经验让治理创造新价值

时间:2020-01-07 21:16: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珍珠哥”直播开蚌年销过亿背后:网络枫桥经验让治理创造新价值

一张不足5平方米的桌子上,一年的“产值”高达亿元,这是浙江诸暨“珍珠哥”詹鑫达通过直播开蚌创下的销售奇迹。

在开蚌直播这一行成为先行者,詹鑫达的成功有赖于火爆的人气,也得益于政府、行业和电商平台对营商环境的协同治理创新。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诞生于詹鑫达家乡的“枫桥经验”,在数字经济时代同样历久弥新。

1月7日,在第四届网络新“枫桥经验”高峰研讨会上,“让治理创造新价值”成为大会的主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以技术和共治为内核的数字经济治理模式和经验,不仅在解决商业问题上发挥作用,创造新的商业机遇,在参与社会治理和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上,也提供了借鉴和更多想象空间,为社会创造更多新价值。

新场景:“珍珠之乡”建直播基地,24小时监控严惩售假

詹鑫达的家乡浙江诸暨,是闻名全国的“珍珠之乡”。 在詹鑫达家所在的山下湖镇,仅2018年的线上珍珠交易额就突破300亿元,而詹鑫达的网店一年销售额便超过2个亿。

詹家四代养蚌卖珍珠。2016年,詹鑫达开始在淘宝直播卖珍珠,但播了一个多月始终没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试着在直播中开蚌,没想到的刚试播就有人下单。

很快,在线观看人数从几个增长到几百,甚至有人盯着他开蚌能看一整天。第一个吃螃蟹的詹鑫达也被网友称为“珍珠哥”。

“珍珠哥”在直播中。

然而,开蚌卖珍珠的人越来也多,网络另一头的观众们也产生了些许疑问:开蚌直播镜头里开出来的珍珠是真的么?如何保证快递送来的珍珠就是在直播里开的那颗?

2018年,淘宝直播基地落地诸暨。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将商家统一进基地管理。这种看似“反生态”的治理,为净化市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治理模式。

“单拿售假来说,由基地、商家和珍珠协会,组建实时监控的小组,24小时轮流对基地的直播间线上监控。如果发现售假或以次充好,甚至跟发货不一致,我们通过线下产品抽检进行验证。一旦确认,商家除售平台处罚外,还要被基地处罚,并移送工商部门处理。”诸暨珍珠淘宝直播基地负责人马飞说。

来自电商平台、行业协会和基地运营方的协同共治,覆盖了“人、货、场”三个维度:主播实人认证、货物入场检验、物流全链路可追溯。

事实上,“反生态”的基地化运营并非单纯将商家管起来。这种做法的创意在于分层治理,信用记录高的商家会被允许有更高的自由度,自主选择直播场所。但如果出现违规、信用分降低的情况,商家将要重新接受基地的严格监管。

新环境:让治理创造新商业价值,中小商家也有春天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诞生于詹鑫达家乡的“枫桥经验”,在数字经济时代同样历久弥新。以技术和共治为内核的数字经济治理模式和经验,在数字经济时代也能创造新的商业机遇。

10多年前,原本在淘宝开店兼职做网页设计的孔黎明帮朋友在自己店铺卖一次钢琴,竟然成功了,后来她索性在淘宝开店卖起了二手钢琴。

如今,孔黎明的店铺已是淘宝最大的二手钢琴店铺,年销售额有几千万元。然而,由于钢琴价格高、整体订单量少,几个退款订单就可能大大影响店铺的退货率。也正是这个原因,孔黎明在报名淘宝的双12活动时没有通过。

不过,由于淘宝平台的信用治理机制的存在,孔黎明的店铺因为信用分高,因此得到一些保障的权益,从而意外获得报名资格。

根据淘宝平台的信用治理机制中,信用分越高,诚信经营历史记录越好,商家享受的权益越多。分数越高的商家,可以享受营销活动准入稳定保障、特色市场准入保障、先行举证等增值服务。

2019年淘宝双12期间,300多个小商家因为诚信经营的历史记录好被送入促销会场,在巨大流量的加持下实现了商业逆袭。

品质已成为中小商家把握商机、实现突围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助力商家严格把控品质,2018年11月,阿里巴巴探索治理赋能的另一个尝试“彩虹桥”上线。其治理逻辑是,利用AI技术识别并提取消费者的商品评价、商品描述中有关品质的描述,结合品退率等,综合分析并能给每一件商品品质打分。每一件商品的品质明细一目了然,这些信息会反哺商家对产品进行改善。

如今,已有超过25万个商家通过它监测店铺商品的品质。而阿里巴巴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成绩单显示,全年共有260万商家加入主动参与平台治理、商家向平台反馈的恶意行为投诉量减少70%、商家主动整改让无意违规总量下降65%。

新技术:“打假无疆”贯通线上线下

在数字经济时代,诚信经营的商家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挑战社会底线的作恶者则将“寸步难行”。

2019年阿里巴巴打假年报披露,一个售假团伙在7年内32次企图售假均被系统成功拦截。

这个团伙试图通过亲友注册、店铺买卖等方式尝试在平台开店,用以售卖的假冒商品包括电子产品、箱包、洗护用品、名牌口红,但均未成功。

这套严密防御体系的核心技术是阿里的知产保护科技大脑。

目前,知产保护科技大脑已覆盖开店、商品发布、营销活动、消费者及权利人评价等各个商业环节,拥有上亿个商品特征、百余个算法模型。24小时的自动运转,让96%的疑似侵权链接在发布的瞬间就被秒杀。

线上打假早已“越过山丘”,围剿线下假货生产源头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围剿线下假货源头,也是数字经济治理的应有之义。

1月7日,在第四届网络新“枫桥经验”高峰研讨会,阿里巴巴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正式对外推出“打假无疆”平台,用技术重构线上线下一体化打假格局。

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总监李溪涵表示,“打假无疆”将数字技术和社会共治结合,鼓励消费者去举报线下假冒门店、假冒商品及制售假窝点等侵权线索。

当消费者在发现疑似侵权线索时,可通过支付宝或淘宝“3小时公益”小程序,选择其中的“打假无疆”平台并上传图片、位置等相关信息。

以知产保护科技大脑为核心的打假共治系统,将对这些涉假信息进行比对、处理,并推送给品牌权利人进行鉴别、核验。提供有效举报信息的消费者,将在“3小时公益”平台获得相应公益时激励。

新机遇:为社会问题提供新解法

数字技术的持续迭代,不仅让治理成为赋能商业创新创造的新动能,也为以往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治理新思路。互联网生态精细化治理所探索的“技术+共治”模式,目前已经复用于多个社会治理领域,不断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由公安部主持开发,阿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的打拐神器“团圆”系统,截至2019年11月15日已帮助4204名儿童回家。

公安反诈专号平均每天劝阻3000多人。

公安反诈专号平均每天劝阻3000多人

当前反诈形势依然严峻,警方的反诈劝阻电话不统一、辨识度低成为影响劝阻拦截的重要原因。由阿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的 “钱盾反诈机器人”,通过来电显示“公安反诈专号”,向潜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闪信提醒信息,提升反诈劝阻成功率,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目前,这套系统平均每天劝阻3000多人,劝阻成功率超96%。

此外,阿里安全2019年推出的“守护生命”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联动商家、公安、第三方机构建立自杀干预机制,对有自杀倾向的人予以安抚干预、避免悲剧。项目运行半年来,已经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劝阻上千人。

最近,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的消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野生动植物保护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月7日,阿里巴巴联合5家全球公益机构共同发起“爱灵计划”,用户在淘宝搜索“爱你2020”,即可通过野生动物保护小程序,成为濒危物种的守护者。过去一年间,共有4万多人在阿里平台主动参与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举报工作,和淘宝一起拦截、清理了相关违规的信息135万条。

当时间进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在社会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重构之际,“技术+共治”的数字经济治理理念,早已深度融入了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

编辑:刘苗

上一篇: 如何起破获利4亿操纵大案?大数据+人工智...

下一篇: 原创哈萨克人本想找一处避难地,却被马步芳...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