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中国支教10年的德国人: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时间:2020-01-09 20:42: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在中国支教10年的德国人: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在这个世界上,

有人擅于在聚光灯下制造感动,伪装善良。

也有人,

选择默默的付出善良,害怕感动中国。

他就是在中国山区支教十年,却甘愿默默无闻的一位德国人,

名叫——卢安克。

1968年出生的卢安克,是一位来自德国汉堡的正统德国人

自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工人,做过教练,还自己进修过工业设计。

但在前半生漂泊中,一次来中国的游玩经历,

他发现自己似乎很享受跟中国学生在一起的感觉,

渐渐的,他开始萌生出一个关于教育的乌托邦式梦想。

说做就做,但现实却给了他迎头一击。

一开始,当他以志愿者的身份踏入教育领域时,就遭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几经碰壁后,2001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实现自己的地方:

一个位于广西东兰县的贫穷小山村——板烈村

这是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没有水泥路,没有电话,往最近的县城都需要坐5、6个小时的车。

而且,村中的人几乎没人说普通话,只会说壮语。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卢安克不仅呆下来了,

还一呆就是十年。

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卢安克着实是个怪人。

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来到这,没有朋友,没有家人,

天天穿着一双旧破鞋到处晃,帮村民们做农务。

更离奇的是,

他要在这边教孩子读书,可不拿一分钱工资,

仅仅只需要村民能让他每天吃上一口饭,

有个破房子睡觉就可以了。

但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卢安克却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因为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会和他们一起爬树,一起摸鱼,

一起在泥地里打滚,捉泥鳅。

一些从这个乡村出来的学生是这么形容他的:

“他不像个老师,而像个暖男一样”。

但其实,正是卢安克觉得最好的教育方式。

他从不限制住孩子们的天性,也不会引导他们做什么,

他觉得,“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因为对他而言,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真正的教育,

是‘自己教育自己’‘知道’和‘体会到’是两码事。

卢安克很排斥当今标准化的教育模式,

反对整齐划一的校园,反对“让人心的死去”的教育理念。

在他眼里,纪律确实是维护秩序的最好方式,

但这并不能用在教育上,因为这是很被动的。

真正的教育,就在于不限制住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它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一种“归属感”的东西,

是天马行空的创作,也是“玩耍”中生命本身的色彩。

所以,他除了日常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外,

基本不说什么大道理,用与孩子相处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语言是没有用的,说过了就会忘记,重要的是行动,是去经历,哪怕他当时不能够理解。”

他一直提倡的理念是,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开放的生活态度。

可对于这些年级还不到15岁的孩子来说,似乎言之尚早。

于是卢安克熬了一个多月写了个剧本,

和孩子们一起合拍了一部名为《心境》的电视剧。

他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将孩子设置在他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在这个情境里教他们学会开朗、教他们学会如何解决,

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和世界。

在中国的十余年,他翻译过上百万字的教育论著,

还把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心得都贴在自己的博客上,希望能对中国的教育提供参考帮助。

但他不曾想到,有人顺藤摸瓜的知道了他的故事,

在那时候,他成了全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名人。

但对于卢安克来说,这并不是他所期望的事。

每当有记者来采访,他就会躲在学生家里,等记者走了,再回到学校。

因为他觉得媒体只会把他塑造成名人,但他不想出名,做名人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2006年,卢安克被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他吓坏了,立刻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请求别提名。

他说: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后来,卢安克接受了一个采访,采访人是柴静

因为柴静承诺:

“我不会把你塑造成名人。”

为什么卢安克会留在这里,

因为山在这里,卢安克就留在这里。

他没有孩子,但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叫他爸爸。
他没有依靠,却把一辈子,都交给了一座山。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

在中国最偏远的一块土地上做的事。

上一篇: 于成松先生在山东威海成山头景区举办春节福...

下一篇: 山西近140支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丰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