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撕毁的1.8亿名画,主角是被毕加索PUA的少女摄影师?
时间:2020-01-10 21:16: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
艺术品被人破坏的事不罕见,最近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就有一幅毕加索的名画被撕了。不知道撕画人出于什么目的,总之,价值1.8亿人民币的名画毁了。
● 毕加索《女子半身像》,1944年
这幅名为《女子半身像》的画,是毕加索在1944年创作的。画中女子的原型是他的情人朵拉·玛尔(Dora Maar),她被称为“毕加索的缪斯”。
撇开这个标签,其实朵拉·玛尔本身还是一位杰出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和画家。
● 朵拉·玛尔(Dora Maar),1936年曼·雷摄
1907年,朵拉出生在浪漫的法国巴黎,父母给他们的独生女取了个名字:亨利耶特·提欧朵拉·马科维奇(Henriette Theodora Markovitch)。
由于父亲是建筑师,朵拉能接触到许多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所以从小就有艺术细胞。长大后,朵拉进入了中央装饰艺术联校学习艺术。或许名字短,容易记,更容易出名,她就将自己原本长长的名字缩短为了“朵拉·玛尔”。
● 朵拉摄影作品《大剧院模特儿大道》,1936年
正值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朵拉开始尝试接触不同的艺术,很快她就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摄影上。为了更好地在摄影这条路上发展,朵拉又相继在美术学院和朱利安学院进行了深造。
23岁时,朵拉已经成为了一位职业摄影师,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光是接一些时尚杂志和广告商拍的单子就已经在巴黎小有名气。
在这段时期,朵拉作品的个人特点开始逐渐显露出来,艺术风格越来越靠近超现实主义。她的摄影作品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有一种前所未见的风格——你可以看到她正在驰骋的想象力。
● 朵拉摄影作品《手和贝壳》,1934年
1934年,在欧洲法西斯力量崛起的背景下,朵拉愈发关注那些因社会萧条而陷入贫困的人们。
从巴黎到伦敦,从街道到行人,她不遗余力地记录着贫困与潦倒,反思着经济危机下的社会现状。她还曾与多位年轻政治家、作家和艺术家一同签署了“对战争上诉”的倡议,参加了各种集会和示威活动。
与时尚的肖像摄影相比,朵拉这个时候的作品满怀着政治热情和人道主义精神。
她为法国现代戏剧怪才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制作的怪诞犰狳“愚比王”形象,也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朵拉·玛尔《愚比王肖像》(Portrait of Père Ubu), 1936年
然而,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原本专心于摄影与政治活动的朵拉开始分了心。
1935年末,在电影《兰基先生的罪行》的拍摄现场,毕加索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担任场景摄影师的朵拉——这是两人的初次见面。朵拉一眼就记住了这个穿着松垮裤子的54岁大叔,但是毕加索却对这位初次见面的年轻女士没有什么印象。
● 毕加索与朵拉的合照
第二年的春天,命运让这两个人再次相遇。在咖啡馆,毕加索被朵拉的举动吸引住了——她用小刀在手指间划过,一不小心,一滴血染红了她黑色手套上的玫瑰花。
毕加索顿然生起了怜香惜玉之心,却一时不知道怎么搭讪。于是他向朵拉索要了手套,这样二人有了交谈,毕加索回家后还把手套珍藏了起来。
那时候的毕加索在婚姻和事业上都遭遇不顺。他刚离婚不久,又极度缺乏艺术灵感,但是遇到朵拉后,仿佛连空气都是甜的。于是,从一幅以朵拉为原型的简笔画开始,朵拉成为了毕加索灵感的缪斯和恋人。
在两人相恋的日子里,朵拉深深地影响了毕加索。她像是一朵随风舞动的火焰,点燃了毕加索政治与创作的热情。原本灵感匮乏的毕加索进入了最高产的创作阶段,他以朵拉为原型,绘制了许多幅抽象画作,间接地改变了20世纪艺术的面貌。
● 毕加索第一次给朵拉画的肖像,1936年
● 毕加索《朵拉·玛尔肖像》,1937年
1936年7月,西班牙爆发了内战。纳粹德国对西班牙所管辖的格尔尼卡城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当时毕加索正受西班牙委托,要为第二年巴黎世博会的西班牙馆绘制一幅装饰画。
“绘画不是用来装饰公寓的,它是一种战争武器,用来对抗残酷和黑暗。”
充满政治情怀的毕加索,决定把自己的反战思想体现在这一幅画上。这幅画便是后来轰动世界的《格尔尼卡》,而毕加索的创作过程,也被朵拉很好地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 朵拉记录了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过程
● 毕加索巨作《格尔尼卡》
在这过程中,毕加索以朵拉和她的摄影作品为灵感进行创作,而朵拉则将毕加索作为自己摄影创作的人物主体,他们两人互相合作与见证,达成了灵魂上的默契。《格尔尼卡》中提着灯的女人,正是毕加索按照朵拉的肖像来绘制的。
而二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与毕加索相识后,朵拉的摄影作品比以前少了许多,但是绘画作品却逐渐多了起来,并且深受毕加索的影响。有人说,这是因为毕加索不允许自己的爱人有任何一方面强于自己,迫使朵拉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摄影事业。
朵拉也曾这样评价毕加索:“中庸的人是他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们无损于他,所以他尽一切努力鼓励他们。”
● 创作中的毕加索
二人看似天作之合,但实际上却因为另外一个女人的介入,或者说是毕加索的花心而开始破裂。这个女人名为玛丽·特雷泽·沃尔特(Marie Thérèse Walter),是毕加索的另一个情人。
让朵拉万万没想到的是,玛丽竟然比她更早与毕加索相恋,并且早已与他育有一女。毕加索与朵拉相恋的时候,也从未停止和玛丽的关系——玛丽一直是毕加索的私密情人。
毕加索与玛丽的关系曝光之后,朵拉就陷入了男人的争夺战之中。但毕加索并没有因此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是冷眼旁观,甚至不断地挑起两个人的嫉妒心,看着她们互相撕扯对方的自尊。
●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The Weeping Woman), 1937年
毕加索画作中的朵拉也不再微笑,而是成为了《哭泣的女人》。毕加索曾为朵拉的才华所倾倒,现在却不停地嫌弃她的不孕和男孩子气。多年来,朵拉深爱着毕加索,在无法断舍离的爱情陷阱里受尽精神折磨。
“朵拉·玛尔,你十分清楚,我唯一所爱的就是玛丽•特雷泽。”
毕加索的一句话,将朵拉所有的希望和幻想都戳破了。朵拉崩溃了,她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而毕加索与朵拉的关系也在此刻终结。
● 憔悴的朵拉
在朵拉离开后,毕加索很快又找到了自己新的缪斯:弗朗索瓦丝·吉洛(Francoise Gilot),而朵拉从精神病院出来后,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在宗教和神秘主义中寻求精神的慰藉。
但朵拉没有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她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绘画和摄影创作,只是既不参加展览,也没有将作品公诸于世。直到晚年独居的她去世之后,居所里的作品才被发掘。她这儿才算摆脱了“毕加索的缪斯”这一花瓶式的称号,恢复自己艺术家的声誉。
● 朵拉和她的画作
朵拉·玛尔是勇敢的,她敢于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无论艺术、政治还是爱人,但是人们却只记住了毕加索光环下的朵拉。毕加索无疑是一代艺术大师,但与他有情感纠葛的朵拉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女艺术家。
静谧的夜空之中除了月亮,星星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朵拉是毕加索的缪斯,但她更是她自己的缪斯。
参考资料:
《毕加索情人之外的朵拉·玛尔,一位超现实主义摄影师与她的时代》文/艺术新闻
《朵拉·玛尔 :放弃摄影又成为画家,和渣男艺术家谈恋爱是劫还是缘》文/YT新媒体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