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保,骂父“赎罪”,36岁自尽,没有妻儿,他的一生写尽悲哀

时间:2020-01-12 00:10: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为自保,骂父“赎罪”,36岁自尽,没有妻儿,他的一生写尽悲哀

胡思杜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尽管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但却没多少人记得他!胡思杜是被历史轻描淡写的一个人,被往事支离破碎的一个人,被记忆一言难尽的一个人。甚至,连他的死,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一丝一毫的波澜。他短暂的人生,写尽了悲哀。

一、体弱多病,不爱读书

胡思杜与父亲胡适的生日是同一天,12月17日,生于1921年的他,父子相差30岁。因为胡适对恩师杜威的悉心栽培非常感激,所以给小儿子取名思杜。胡思杜小的时候患有肺病,所以对读书不怎么上心,经常辍学,广泛交友,染上恶习,这也是他悲剧的开始。

由于胡适工作忙,胡思杜一直跟在母亲江冬秀身边长大。江冬秀没什么文化,且整日一门心思沉湎在牌桌上,没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儿子。为了帮助儿子进步,胡适不仅专门请家教对其进行辅导,还总是叮嘱妻子江冬秀,让她少打牌,多留心儿子成长,不要吝啬给孩子买书的钱。

1941年5月,担心儿子在国内不成器,得不到好的教育,胡适托人将胡思杜带到了美国读书。但是,此时的胡思杜俨然成了一个社会小混混,江山易改,本性却难移。最终,他在美国染上了好吃懒做的恶习,被学校驱逐了。

胡适

1948年夏天,胡思杜回到国内后,父亲胡适的许多朋友都积极帮助他介绍工作,但是被胡适以儿子学业不成,不是研究学问的人才为由婉言谢绝。胡思杜只被父亲允许到北大图书馆工作,胡适的内心也是极度期望他能多读点书,好好做一个知识分子。

二、留在大陆,为自保,骂父“赎罪”

胡思杜回国半年不到,平津形势危急,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用电台广播呼吁胡适留下,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但是,胡适不为所动,毅然决定离开北平。

父母要离开大陆,胡思杜却不愿意一同前行,执意留下,他表示自己很平凡,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不会受到处分。见儿子态度坚决,胡适夫妇没有办法,只好给他留下许多财产。随后,胡适夫妇前往美国,1958年定居台湾,至死都没能与胡思杜再见上一面。

胡思杜,后排左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大地平静了一段时间,突然风起云涌,胡适成了“人民的敌人”,胡思杜受到牵连。或许是为了自保,胡思杜与父亲划清界限,大义灭亲,发文章痛骂父亲胡适。他还积极、努力工作,以此“赎罪”,并强烈渴望入党。

但由于当时全国上下正在批判胡适的反动思想,身为胡适的儿子,胡思杜一直处在被组织的考验之中。新中国对胡适的批判风潮一直持续了十个月,范围广力度大,彻底的把胡适批透了,以至于“胡适话题”变得不再新鲜,人们也懒得理了。

三、希望破碎,绝望自尽,一辈子没结婚

1957年,又一场政治运动卷土重来,欢迎百家“鸣”“放”,以帮助党整风。不明就里的胡思杜以为为国做贡献的时机来了,于是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地给他所在的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

没想到他提出的意见,立即遭到反右积极分子们的迎头痛击,胡思杜自此被打成了“右派”。希望破灭,他终于承受不了如此之大的打击,于是在1957年9月21日夜里,精神崩溃的胡思杜绝望自尽,年仅36岁。(1980年11月,含冤离世23年,经有关部门重新审查,胡思杜的冤案获得平反昭雪。

由于受父亲胡适牵连,胡思杜一直没有找到女朋友,所以一辈子没结婚。他算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落了个《红楼梦》结局式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胡适与大儿子胡祖望一家合影

四、有因必有果

同样是胡适的儿子,胡思杜的大哥胡祖望却非常有出息,不仅读书用功,考上好大学,工作体面,家庭也十分美满幸福。对比为自保,骂父“赎罪”,36岁自尽,没有妻儿的胡思杜,实在悲哀!

有人说,这是胡适家庭教育的失败,年轻的时候夫妻感情不和,一个专注打麻将,一个整日忙于工作,忽视了对胡思杜的教育,自然就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也有人说,这是胡思杜自身品性造成的,像他那样一位妥妥的官学二代,完全可以无灾无难,大富大贵安稳过一生的。

可是,却仅仅因为自己的天真和任性,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带来了他个人的生命转折。再加上缺乏对生活和自身的检讨和审视,终究会失去自己原本的优势,最后无花空折枝。一手好牌被他打的稀烂,年纪轻轻只能选择自我了断。

稍微客观一点的评价,即胡思杜的遭遇,实以一人之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因缘际会,与残酷嗜血。倘若没有时代的波荡,他的人生也是可以安然静好的,但,世上没有如果!

上一篇: 原创幽默笑话:和她分手以后,每天醉生梦死...

下一篇: 微信春节前放大招,专属红包封面来了!想要...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