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生最后的期待,爱情为何比战争和死亡更加长久?

时间:2020-01-13 20:09: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作为人生最后的期待,爱情为何比战争和死亡更加长久?

撰文 | 欢乐分裂

20世纪初的德国在俾斯麦的带领推动下,经过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从经济成就来考量,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波及下,已经从农业国逐渐转型为工业国。而小说中的奥尔加在经年想念中目睹德意志的崛起,历经两次大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三个男性的生活中去,折射出时代在个体身上烙下的印记。

自幼失去双亲的贫困女孩奥尔加虽被祖母收留,但从未享受过被关爱的温暖,与工厂主儿子赫伯特的相识相知是人生最珍贵的记忆——因此也不难理解即使他数次离开,她亦永远在原地驻留等候。在一战降临风起云涌的前夕,不唯是阶层差异让两人无法结合,更因个性使然注定天各一方。

赫伯特的祖父辈敬慕欣赏英国,雄心勃勃建厂立业,与多数因工商致富的德国人一样,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并颇为讲究门第。这些意愿作用于赫伯特身上,我们可看到追逐强大虚空的目标从小就植根于赫伯特的内心,“孩子游戏是对生存斗争的准备,而非娱乐”。

于是,这两个相爱的人踏上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奥尔加通过勤勉学习,进入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后从事大众普及教育的工作,愈发头脑清明、独立自主。她的政治目标明确坚定——始终投社会民主党的票,这个党派正是俾斯麦曾极力打压的。奥尔加认为俾斯麦开启了德国的灾难之旅,让德国人陷入一种对伟大壮阔的自我催眠。而赫伯特则加入近卫军团,首先前往德属西南非洲的殖民地,眉飞色舞地大谈:“德国人必须成为主宰。他们(黑人)还处在最低文化层次。”他流连于辗转世界各地的冒险,除了逃避父亲为他安排的利益婚姻联盟之外,也佐证奥尔加一针见血的指责:“你想通过毁灭而成为英雄。英雄死于伟大的事业,而你死于虚无。”以幻想通过献身于某种成就人类福祉的事业而提升个人价值,这是赫伯特的虚无英雄梦,也是德国在扩张化进程中用以煽动的口号,奥尔加认识到“它比恐惧更强大”,然而赫伯特呢,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在濒死的那一刻是否后悔过。

“历史并非真实的过去,那是我们赋予它的形象。”无论是浩大人类史还是渺小个体经验,永远无法以单一维度的标准去审视评价。读者在阅读第一章时,可能会得出一个“不过是普通爱情故事”的结论,而随着情节的展开,尤其是在奥尔加对学生艾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怀、高烧耳聋并偶遇男孩费迪南德后,种种细节暗示读者,全知视角的叙述背后定然还隐藏着某些秘密。

《你的奥尔加》,(德)本哈德·施林克著,沈锡良译,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10月版

三个男性——伴侣赫伯特、学生艾克、后半生的忘年朋友费迪南德分别指代不同时代。赫伯特代表德意志崛起时血勇之气的冒险征途,艾克是受到蛊惑进而加入纳粹的中坚力量,费迪南德则是寻求安宁、远离政治的战后一代。奥尔加以终生的长情等待赫伯特,以孜孜的爱和耐心教导艾克,以平等姿态和费迪南德共享往事。在三条时间线的对接上,奥尔加自身也在经历着思想的蜕变和意识的升华,年轻时虽并不认同赫伯特的做法,但爱情支撑着她说服自己,相信他的归来;对付出大量心血培育然而仍走上歪路的艾克,可以说是对奥尔加致命的打击;与费迪南德相处的时期,奥尔加意识到“人生是一串不断在丢失零部件的链条”,那个近乎自戕的念头已然在脑海中成形。

于是,在垂垂老矣之际,奥尔加决定炸毁俾斯麦的纪念碑,但也因此而炸伤了自己。她对前来探望的费迪南德露出欢欣的笑意:“这样的死亡方式也不赖。”在1971年7月4日最后一封写给赫伯特的信中,她坦承了一切,她觉得自己离赫伯特很近,再次落款“你的奥尔加”真是催泪。在那一刻,她一定想着,从此以后,“夏日温暖,我想和你一起躺在尼曼河畔或者大海边,仰望天空,告别白日,迎接夜晚的光临。夜莺歌唱着爱情与死亡,我们的爱情,我们的死亡。”

作者:欢乐分裂

编辑:徐悦东

上一篇: “成功出逃”有“秘诀”?戈恩:日本人不够...

下一篇: 这门炮世界仅此一门,炮管能装下两个成年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