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为何让人迷惑

时间:2020-01-26 13:59: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武汉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为何让人迷惑

文丨于强

1月25日,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就城区交通管制事项发布通告,要求自1月26日0时始,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

这一通告的初衷不难理解,是为了防止人员车辆流动引发病毒扩散。可是考虑到之前公共交通已经全面停摆,私家车成了就医、购物等必要出行的仅剩交通工具。如果再全面禁行机动车的话,市民的紧急需求、基本需求如何保障?

尽管武汉已经给社区配备一定数量的公交车、网约车,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显然远远不够。网上之前已经有很多武汉人在吐槽,需要紧急去医院就诊时求救无门,只能托各种关系找有车的亲朋。开始甚至还有医护人员上下班出行困难的。所以这一次的全面禁行,受到意料之中的反弹。大家不是不理解防控的需求,只是如果基本的出行没法保障,只会产生更多的慌乱不安。

也许是考虑到这样的反弹,武汉交警在官微发布消息:市交管部门将对禁止通行的车辆通告车主,对未通告的车辆一律实行通行。网友们表示很迷惑,称之“最强阅读理解”,不知道是不是该理解为车主没收到通知,就可以出行。在突发情况面前,最怕的就是权威部门信息暧昧不清,这在群众心理和政令执行层面都容易引发混乱。越是关键信息,越是应该使用最直白的语言说清楚。这条机动车禁令,显然不符合这样的原则。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答问时,说的更明白一些。问:遇紧急情况和群众生活急需,机动车需要通行怎么办?答:先通行,再到交管部门补办手续。可是什么是紧急情况和生活急需,又存在很大的模糊空间。总之一番推敲下来,这一机动车禁令很可能只起“倡导”作用,而无法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地杜绝主城区机动车通行。既然如此,一开始就以倡导的方式,而不是一纸禁令,不是更合适,更能避免引发混乱担忧,导致权威部门的公信损伤吗?

突发疫情不只是对医疗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公共治理能力的挑战。这一次从武汉爆发的病毒疫情,给很多人的感受是,医疗领域的专家也好、普通医护人员也好,普遍在高压之下给出令人动容的答卷。但是地方政府在信息发布、公共服务等层面,相比而言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从一开始的信息发布迟缓,到后来的仓促“封城”,回顾来看有很多需要追问的缺陷。

现在武汉的疫情发展还不明朗,机动车禁令在大局中可能只能算一件“小事”,但小事也反映了地方在危机中的治理能力。如果不尽快汲取教训加以改进,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就还有可能添乱。

对于武汉之外的地方,这也是很重要的警示。疫情防控不能仅仅关注病毒,每一项政令可能影响的都是相当多数群体的基本权益,比如有不少地方在发现疑似病例时都启动“封路”等措施,这就必须有配套的解释和善后政策跟上。从医护人员到病患以及家属,除了对抗病毒之外,都还有穿衣吃饭出行的基本需求,而这些都需要综合治理能力来支撑。

上一篇: 原创抗战正面战场伤亡为何巨大?国军名将早...

下一篇: 解说腐团儿再次cos不知火舞,过年也不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