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师不会告诉你,历史上真正的“夸父逐日”,其实并不励志

时间:2020-01-31 23:52: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老师不会告诉你,历史上真正的“夸父逐日”,其实并不励志

和平年代扼杀囚禁了你我探寻黑暗的本能,以至于人们把一本读起来细思极恐的“史诗巨著”当成了“痴人说梦”的神话故事集。千古奇书《山海经》中的神话,并非仅仅只是适合给小孩子讲的床边故事。

换种角度去解读《山海经》,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本贯穿了“上古杀伐”的权谋史诗,“夸父”作为最后的牺牲者,以自己的性命为这场“炎黄”之争画上句号。

所以,揭开神话的外衣,抛去那些哲学上的些美好精神,“夸父逐日”其实是失败者的放逐之路。

《山海经》中记录的“夸父之死”有两种:

第一种是夸父追逐太阳,渴死在了路上。

(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翻译过来就是夸父与太阳追逐奔跑,直到日落的地方。渴了,想喝水,饮于黄河渭河,黄河渭河不够喝的,到北边饮大泽的水。没到时,渴死于途中。抛弃了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树林。

第二种是夸父被黄帝的手下应龙所杀。

(大荒本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翻译过来就是夸父自不量力,想追赶太阳,追到了隅谷这日落处。渴了,想喝水,赶到黄河渭河饮水。黄河渭河不够喝,将要向北去饮大泽的水。还没到,半道渴死了。扔掉了他的手杖,尸体的肉和油浸渍的地方就长出了树林。树林的面积有几千里那么宽广。

通过对比《山海经》中的两处原文,我们不难发现“夸父”居然出现了两个死因!

那么“夸父”究竟是渴死,还是被应龙所杀?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结果,其中却包含了三条令人细思极恐的线索:

第一、夸父追逐的其实不是太阳。

第二、夸父是喝了黄河、渭河的水后才死的。

第三、杀死夸父的应龙最擅长操控水泽……

把这三条线索串联起来,可以看到一个邪恶的阴谋:

夸父追逐着一个类似“太阳”的物体几天几夜,这个物体先后将夸父引到黄河、渭河水边,夸父觉得口渴便饮用了黄河、渭河的河水,应龙提前在河水中做了手脚,夸父饮用河水过后慢慢死去

这个经过分析的故事虽然看似荒诞,但是却并不无道理,请看下文。

应龙为什么要杀死夸父?因为夸父是炎帝一脉。

话说上古时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当时最大的两个部落联盟,双方在扩张中发生冲突,都想征服对方。于是,炎帝和黄帝在阪泉发生大战。

“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阪泉之野,血流漂杵。”

最终,黄帝经“三战然后得其志”,拿下阪泉之战的胜利。不过,炎帝部落实力很强,黄帝部落虽然胜利,但并不代表能就此征服。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以黄帝为首,拉开了中国部落时代的新纪元。

但部落融合远没有那么简单,既然是联盟,必然有派系,炎帝一脉和黄帝一脉自然而然有分歧。

纵观上古神话,我们不难发现发现黄帝的子孙在历史中充当的都是正面角色,例如黄帝的子孙尧、舜都是千古明君,黄帝的臣子仓颉发明了汉字,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而炎帝的子孙则是死的死,亡的亡,女娃在东海溺死变成了精卫、共工战败后撞向了不周山、刑天被砍去头颅、相柳被害、夸父莫名其妙的追太阳被渴死……

难道这一切都是偶然吗?当然不是的,炎帝一脉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炎帝与黄帝之间一直都是相互竞争、相互对敌的关系。虽然后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融合,但彼此的派系竞争关系依然存在。由于当初两帝之争中,炎帝是失败者,所以黄帝一脉是占据了竞争的上风。为了巩固自家的统治,黄帝一脉自然会对炎帝一脉下手, 先是女娃、共工,后是夸父,黄帝派系在不断的削弱炎帝一脉的力量。

所以,所谓夸父逐日的现实原型应该是一次炎黄部落权力斗争后的故事。属于炎帝一脉的夸父部落,在斗争失败,不得不带领部落离开联盟,去寻找新的生活。而在上古时代,环境恶劣,每一次部落迁徙,都有着很大的风险。夸父部落或许就是在迁徙的道路中消亡。

夸父死后,有能力抗争黄帝的炎帝后裔更加稀少,从此黄帝牢牢的把握住了部落的大权,尧、舜、禹等几位知名的古代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炎帝一脉则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夸父逐日,看似是一场追逐理想,不懈奋斗的励志神话。但事实上,却是上古时期部落之间的权力斗争。

上一篇: 原创寿命长的男人有什么表现?粗略统计:一...

下一篇: 2月1号起,运势一路飘红,横财大赚,福气...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