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康熙王朝:康熙看到长城上的一句诗,为何就提拔了张廷玉?

时间:2020-02-01 14:12: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康熙王朝:康熙看到长城上的一句诗,为何就提拔了张廷玉?

有才华的人很少,能得到重用的就更少。一个人能不能被提拔,取决于他的机遇、才能以及领导的需求。《康熙王朝》中,张廷玉受到皇帝的提携,就符合自己怀才与领导需要的“提拔规则”。

张廷玉

大清的朝堂形势与康熙的困惑

自从康熙擒鳌拜后,朝堂表面上唯皇帝马首是瞻,实际上都被明珠与索额图瓜分。这两个人明里暗里争斗,到处网罗党羽,不管在京城还是在地方都享有极高的声望,甚至说话就如同圣旨。康熙在巡游南京时,魏东亭也指出过这个问题,还建议康熙吐故纳新。

此外,一旦有才华出众的汉族大臣立功,明珠和索额图就会联手弹劾,周培公就是被他们暗地里整垮,施琅、姚启圣也被他们穿过“小鞋”。这种排外、任人唯亲、妒贤的作风,很不利于朝廷的人才选拔,也威胁到康熙的人事任免权。

连康熙都说朝堂上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实际上是在表示君权受到了威胁,要准备回收一部分权力了。

康熙

明珠、索额图也已经老了,可利用价值也不多了,他们对朝廷创造的价值小于朝廷为他们支出的成本。但康熙也不能立即将他们清理,需要有人接替,形成人才梯队。在这个大背景下,才有青年才俊出头的机会,张廷玉正好成了那个幸运儿。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张廷玉是桐城张家人,这个家族从明朝开始就是进士大户。张廷玉他爸是张英,正儿八经的殿阁大学士。即使凭借家族的荫庇,张廷玉也能为官,但他还是凭自己的才华,考中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

张廷玉

中进士后,张廷玉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自学了满语。精通满汉,这在当时可是难得的人才。朝廷的机密文件以及康熙的重要口谕都是满语的,这就为张廷玉参与机密政务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此外,张廷玉在考中科举后,与同榜的进士一起游长城、吟诗作赋。其他人在歌功颂德的时候,唯有他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这样很有寓意的金句。唯一就是独特,独特就是与众不同。

康熙

当康熙看腻了满墙华丽的辞藻,张廷玉的诗就容易脱颖而出。这两句诗,不仅得到康熙的赞赏,还影响了大清的国策,康熙随即下令后世不得修长城。

此时的张廷玉,还只是一个小年轻,仅得到赏识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康熙让五品官的张廷玉带着单眼花翎出任九品知县,就是在给他表现机会。

对康熙而言,张廷玉的年轻就是优势,因为越年轻,可塑造性越强。正因如此,很多单位在招人时,宁愿招应届生也不愿意招有工作经验的人。

刚入仕途的人,背景比较单纯,还没有被官场的不良风气所感染,也没有参与明珠、索额图的党争。康熙提拔他,他只会对康熙感恩戴德,并听命于康熙。

康熙和张廷玉

一石二鸟

康熙很重视人才的作用,曾在孝庄面前说过,治天下在于用人才。为了招揽人才,康熙大办官学,开博学鸿儒科。凡是觉得有用之人,不管是流落街头的周培公,还是养马的姚启圣,康熙都不拘一格地启用。张廷玉的才华得到康熙的认可,自然也会被重用。

同时,康熙刻意提拔张廷玉,还有两层用意:

一、鼓舞天下的读书人。康熙在告诉那些莘莘学子,只要你们有才,我不拘一格地提拔,三品、四品的顶戴,我都舍得给,张廷玉就是榜样;

康熙

二、提醒朝廷的既得利益者。康熙在告诫百官,用谁、不用谁,朕来拍板;明珠、索额图只是管理日常政务,不要喧宾夺主,朕才是大清的话事人;如果有人不好好干活,朕找人取而代之。

当张廷玉成长起来后,朝廷也完成了新陈代谢,明珠、索额图的时代结束了,一代新人换了旧人。

上一篇: 限量200台,丰田GRSupra2.0T...

下一篇: 原创说说《水浒传》中的婚俗文化:娶妻、纳...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