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芳丨舌尖上华容春天的草

时间:2020-02-06 08:20: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黄建芳丨舌尖上华容春天的草

舌尖上的华容

双黄莲,能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我想,不用我多说,是非曲直您心里早有定断。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自古讲究尊重自然,天地人和,天道循环。记得儿时,我家乡一直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吃五谷杂粮,保温饱健康。

说到这儿,不妨让我向你介绍我家乡华容美食吧,看千百年来华容人如何珍爱自然、辛勤劳作、享受生活的。

华容地处美丽富绕的洞庭湖平原,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四季分明,适合种植水稻果蔬等植物。自古被称作鱼米之乡,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均围绕鱼和米作文章。

春天,柳树还没打苞,华容人就下地了,表面上看上去有的人还在走亲访友,舞狮玩龙,可他们心里早有盘算,这点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华容人来说是了如指掌、耳熟能详。更别提小时候,我下过放务过农、种过地插过秧。清楚每年春节,父老乡亲们在团圆饭桌上就一边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一边安排来年的耕种,聪明的华容人从来都是“只赌种田,不赌过年"(即邻里乡亲之间不攀比),如自家有多少亩地,多少亩种水稻,多少亩种蔬菜,多少亩种棉花、甘蔗、苎麻;买多少农药化肥等都盘算清清楚楚。春天一到便开始耕田播种,用劳动汗水诠释一年之计在于春。

夏天,你若有空到华容乡村走一趟,花红柳绿,各种蔬菜瓜果像给大地铺上了彩色的地毯,微风一吹田野翻着绿浪,煞是好看。公路旁停靠的大小货车是华容乡村独有的风景。一年四季商贩直插田埂地头进货,把一车车的冬瓜南瓜西瓜白菜甘庶红薯茄子辣椒豆角桃李桔子葡萄草梅销往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其中还有白菜芥菜销国外。

秋天,稻谷喜作千层浪,农民兄弟收割忙。经过大半年的辛勤劳作,农民兄弟笑在眉头心在忙,天不亮就下地割谷,天黑才挑着沉甸的稻谷回屋。这景象是现代人久违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冬天,华容人铆足了精神,庆祝五谷丰登,享受劳动成果。离过年还有个把月(冬腊月),便开始了杀年猪、干鱼塘、打糍粑,包团子,熬谷糖、炸米花、炒米果等。以米为原料,花样百出,应有尽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最拿手的当数打糍粑和做团子。打糍粑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糯米和粘米比例须标准,水浸泡的时间须适当,据生活经验丰富的能干嫂嫂介绍:糯米和粘米的比例是7:3,即7斤糯米配3斤粘米,淘洗干净浸泡1∽2个小时,这时邻里2~3户人家自由组合,由嫂嫂们将浸泡好的米蒸熟。蒸米也有讲究,米不能蒸得太硬,也不能太软,硬了,米难粘连成块,软了又成糯米粥。米蒸熟出锅倒入石头碓窝,再由男劳力们使劲舂碓成米欠子(胚子),做成糍粑。糍粑可煎可烤,食用方便,口感圆润香甜。

团子做法相对复杂,须先将糯米磨成米浆,再将米浆沥干水,和好馅,再一家老小围坐桌前、有说有笑动手包,那场面不亚于北方人包饺子。团子馅可浑可素,可甜可咸,象征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听老人讲:早年小日本对华容的团子颇感兴趣,他们拿着中国人的团子狼吞虎咽,应败回国仍回味无穷,便研究发明生产了人造鸡蛋和豆腐奶蛋……

华容人种植大米除自给自足外,还生产千百种副食品,家喻户喻的米粉、米酒、米豆腐、米饼、米粑、米果、豆皮(绿豆大米比例4:6)等都大米为主要食料。无米,巧妇难为。说到这儿,我们自然想起了唐.李绅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无论是华容大米,还是金健米,我们理当珍惜粮食,别拿糍粑团子不当干粮。

华容人吃鱼号称一绝,经典民谣饭怕鱼,没菜,只要有鱼汤,再来三碗米饭。相传三国时期,关羽镇守华容道,兵荒马乱,士兵疲惫不堪,华容人用华容沱江内河的野生鱼+姜葱熬制鲜鱼汤,解士兵饥荒,提振士气。美味流传至今,华容人巧用鱼做全鱼席,煎鱼炒鱼、水煮活鱼、蒸鱼糟鱼(酒糟鱼)、鱼吃跳(火锅、食用时鱼嘴和尾还在动)等等,年年有余。

华容人吃肉就更不必说了,颇有武林好汉风范,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著名的“华容酥肉”是湘菜当家菜之一,用鸡蛋面粉包裹肉片油炸而成,皮酥肉嫩故称酥肉,华容人儿娶女嫁,逢年过节都必须做酥纳扣(炸酥肉扣肉),寓物阜年丰,阖家欢乐!

华容人勤地美,水美鱼肥、果蔬飘香。华容人聪明能干,善长美食营养,各类美食数不胜数,让人大饱口福,延年益寿。可华容人从来不违反自然规律,不乱杀生灵,不胡吃海吃,不吃不该吃,不食用什么果子狸、蝠寿汤、土拨鼠、蜈蚣精、野兔子、孔雀王……

可华容人生生不息、健健康康,福寿绵长。一千多前的科考华容就出过状元,如今考入清北复交名校的大有人在,各行各业精英捷报频传。

有人说违反天理,会遭天谴。不假,一直以来是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庚子鼠年,动物成功地将十几亿人关进了笼子。心酸吧,幽默否?

古籍《礼记.乐记》记载: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人,违背天理,别说双黄连,八黄连甚至使尽洪荒之力,也拯救不了你。

人类,善待生灵,拒绝野味,像华容人一样吃五谷杂粮吧!

草,新生的希望,生命的颜色。

草,艸+早,形声词。春天最早生长的植物。春天来了,草便绿了。草,代指春天。

崔颢的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赞美草的稠密茂盛,生命力顽强。

《诗经》与《离骚》常用芳草喻美德。本人微信名借用“芳草”+青,即有意提醒自己,人虽卑微如小草,但必须保证品格高洁。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歌曲《小草》,唱的是无数黎民百姓的心声,更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

小草就是我,我命如小草。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草民之家。听父辈讲,祖上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凭精湛医术和智慧,在解除方圆百里百姓病痛的同时,也可让一老大小殷实度日。不料六十年代中期,受极“左”影响,父亲因祖上行医开药房和堂兄去了台湾被定为反革命和黑五类,时常受审被关挨批斗。我们的日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天夜晚父亲又突然被革命派和红卫兵带走受审查挨批斗了。六七岁的我就开始协助父母操持家务,打临工维持生计。临工活多种多样,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割马草(当年农村小镇的煤、石灰、化肥等物资搬运装卸靠马)。那时马草4分钱一斤,我早晚放学或周末都要割几担马草去搬运社卖,换三四毛钱凑学费或买笔墨(那时学费2元/期)。可以想像幼小的我挑着那担马草,是多么艰辛和费力。也就是那时起我认识了草,认可了草,爱上了草,重视了草。

长大了,工作了,带着青春的梦想,本想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不料工作不到四五年企业破产下岗了,我又像一棵草,被时代的浪潮打到了路边,我独自领着孩子四处奔波谋生活:到巴陵大桥下摆摊卖童装;去各大小集体、民营企业打工,生活看似可以暂时安定,可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暗流,2005年一波疯狂的房地产开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凶猛而来,他们以当时三分之一的市价强拆了我地处岳阳楼风景区唯一的合法产权房。

从此,我和孩子的生活由四处奔波变成了四处漂泊:租房、打工、再下岗;再租房、再应聘再打工……恶性循环。

我有时感觉自己就是一棵卑微的草,无力反抗;有时又感觉自己像一只足球,满场飞滚,四处碰壁,四处被踢 ……

大半辈子,就这样,风雨坎坷、岁月蹉跎,好事轮不上我,倒霉事(或背时事)一件没错过。我风也过、雨也过,历经沧桑,庆幸自己还活着。一路走来,生命的轨迹正如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是弄不清是自己跟不上时代,还是时代抛弃了我。

但过去的都已过去,深究无意义。

感恩政府感恩党。如今和谐社会,天下众生,平民百姓、官员富豪全都一个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论那个年代,社会给了我们多少苦难和坎坷,我们都心存感激,因那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家和国。

往后的日子,但愿我们一路向阳,无惧忧伤,一生顺遂,一生平安!

做人像草一样脚踏实地、坚韧不拨;做事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用绿色和芳香装点美化人间。

作者简介:

黄建芳,退休职工,原企业会计。现岳阳老年大学文学班学员,爱好户外旅行。

上一篇: 原创许褚大战赵云和马超没吃亏,大战张飞却...

下一篇: 特斯拉收跌17%进入“技术性熊市”近日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