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疫情下的生鲜电商:订单暴涨300%,围城之下催生新机遇

时间:2020-02-06 14:46: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疫情下的生鲜电商:订单暴涨300%,围城之下催生新机遇

疫情下的生鲜电商:订单暴涨300%,围城之下催生新机遇

2020年的春节,线下餐饮企业过得都格外艰难。

新型冠状肺炎来势汹汹,打乱了众多餐饮企业的经营节奏,大量餐饮企业门店关闭,暂停营业。海底捞、西贝等企业从疫情前如何扩大营收,变成现在思考如何活下去。

另一方面,传统菜市场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场所,疫情也倒逼民众将买菜、购物等日常生活需求放到网上。

可以说,除了对疫情有直接帮助的医疗方面外,生鲜电商是本次疫情中影响最为直接的领域。从今年春节期间的订单量大幅增加可以看到,未来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据叮咚买菜透露,疫情之下,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较上月涨超300%;近期整体订单约增80%,客单价增加约70%;每天新增用户4万多,其中自然增长占比逾70%,约占整体下单用户的10%。

美团买菜也表示,春节期间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3倍,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蔬菜、粮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需求量较大,日均销量占比超过60%,其中,蔬菜销量增长最为迅速。

几乎所有生鲜电商都迎来了订单爆炸式增长,但对他们来说,这次的机遇,更像一个挑战。

受疫情影响,一方面订单暴涨、一方面人手不足。

“盒马一直显示无法配送,叮咚买菜5:30营业,几分钟内当天预约时间就会排满”,不少网友在网上这样抱怨。

今年春节期间,对于即时配送的生鲜电商而言,“29分钟即达”“30分钟享生鲜”几乎不可能完成,但也在情理之中。

笔者在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多个APP发现,部分蔬菜价格确实不算便宜,有的蔬菜比以往价格高出四五倍。

但也有很多蔬菜价格没涨太多,4元一斤的白菜、土豆均可以购买,而鸡蛋价格更是和疫情之前相比没有变动。

如今最主要的问题是缺货和配送不及时。叮咚、每日优鲜等APP就多次向用户推送延时配送公告。

美团买菜显示,早上7点后下单,特殊时期暂停预约次日订单,仅接受当日订单。盒马在APP上也提醒鼓励用户去门店自提。

对生鲜电商来说,表面上看是商品紧缺,实际上更为紧缺的是配送员。

买菜难,配送更难。说到底还是老生常谈的供应链问题,各家生鲜电商走过了从源头到仓储的一大步,如今却被这“最后一公里”难住了。

叮咚买菜CEO梁昌霖说道:“有人会把2003年非典时期崛起的淘宝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做对比,但我们和传统电商不一样,生鲜电商是一个很重供应链的生意,如果供给不足,需求再大也没有用。

盒马官方也表示,因为疫情影响,线上订单0点几秒钟时间,一天的量就被预约满了,线上订单到量的时候,APP就会显示售罄,其实门店一直在补货,门店货物是充足的。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面是线上生鲜电商人手紧缺,一面是线下餐饮员工大量闲置。

此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表示,西贝在全国6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连锁店均已停业,目前公司账上的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但员工工资还得照发。海底捞股价也大跌20%......

2月3日晚,盒马联合知名餐饮企业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发布的一份公告。内容称,将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的挑战。

简单说就是,线下餐饮与生鲜电商“共享员工”。

这一模式推出后,立即在餐饮行业引发关注。不少餐饮也在积极回应这个模式,毕竟在疫情之下,能有其他公司收留自己的员工还帮忙发工资,对自身来说也能缓和不少。

据了解,目前,茶颜悦色、蜀大侠、望湘园等著名餐饮企业已与盒马达成合作,将共计支援盒马500多名员工。

截至4日中午,包括西贝、奈雪、探鱼在内的30多家餐饮企业正在与盒马沟通合作。之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也通过媒体表示,“将有1000多名上海员工支援盒马工作,站上他们临时的工作岗位。”

目前已有30多家餐企有意联手盒马,共同解决待岗员工工作问题。同时,美团买菜、叮咚买菜在内的生鲜电商平台也在与餐饮企业接洽。

目前来看,和餐饮企业合作只是临时应急方案。对生鲜电商来说是合作,对餐饮企业来说是自救。两者“共享员工”的优点就是都属餐饮行业,虽然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尽相同,但很快就能熟练上手。

对生鲜电商来说,机遇似乎常有,但危机也常伴左右,这次的难题用“共享”解决也勉强只过了及格线。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的慢慢好转,大家也会意识到线下供应依然充足,同时大面积屯菜也会停止,公众对蔬菜的需求也会下降到正常水平。

这次疫情下的买菜考验,各平台都暴露出潜在的问题。

过去一年,生鲜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生鲜电商的不断爆雷让资本红利和模式红利都渐渐逝去,平台更需要理性去做运营,尤其是在生鲜的低价品类上盈利基本不可能,需要依靠高频低价的商品,去带动低频高价商品的销售。

但与传统线下模式相比,线上平台则显得更加灵活,比如这疫情中线下企业被一刀切,而线上有几分力挽狂澜的意思。

总的来说,疫情之下,生鲜电商平台的努力都值得肯定,对他们来说,只要敢于创新和勇于承担危机,机遇永远不会缺乏。

上一篇: 吉利德谈瑞德西韦应用专利之争:已在中国申...

下一篇: 原创《新世界》剧情争议背后:编剧是圈内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