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灾多难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关键时刻抢它!

时间:2020-02-18 15:37: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全球多灾多难 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 !关键时刻 抢它!

文/时晨晨

天下不太平,全球多灾多难!

非洲蝗灾爆发,破坏力创肯尼亚70年之最,创东非地区25年之最

一年半内蝗虫数量飙升6400万倍,若6月旱季前不消灭,数量可能再增加500倍。

4000亿只蝗虫,像一只浩浩荡荡的队伍,从非洲出发,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抵达巴基斯坦和印度,无限逼近我国领土。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农业生产完全停滞,巴勒斯坦最严重的情况将颗粒无收,印度粮食预计减产30%-50%。

2020年以来,灾难频发,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大面积爆发流感、火灾、洪灾、旱灾等,数万人死亡。

冥冥之中,经历了一个轮回,庚子年间,重新审视灾难。

我们收获感动、收获温暖,甚至金融市场也大涨,但是别感谢灾难!

别感谢灾难!当下最关键是 抢复工 抢需求!

唯一让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对待疫情,我们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严厉,对比最明显的就是,同为亚洲的新加坡和日本,基本没当回事儿!

2月8日,新加坡把NCP就定性为像一个“大号流感”,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月16日,日本建议“大家跟预防流感、感冒一样,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很重要”。

日本和新加坡已有先例,我们完全不必继续恐慌,大胆承认: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

真正的拐点已经到来,终于可以喘口气,但是“不能把冬天唱成春的开始”。

因为,灾难本身并不值得感谢!感谢灾难的人,非蠢即坏!

任务还没完成,当下最关键的是,抢复工,抢需求!

2月12日,重磅会议的部署表示:

“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意思很明显,你们的考验来了,既要疫情防控,又要经济社会发展,防疫≠停业,别想一刀切,只抓防控,对复工复产不上心。

敢这样做,央视新闻直接定性为:“懒政”!扣的帽子不小。

当下,复工情况如何呢?不是很乐观。

从百度迁徙指数,高德城市拥堵延时指数,以及发电耗煤走势,跟去年同期对比,复工率还差好远。

江苏发布消息,截至2月16日,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9230家,复工面达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前列,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数量约占全国17%,位居全国第一。

简单类推,当前全国平均复工率顶多50%左右。我们此前预计,完全复工差不多要等到3月份,甚至4月份。

大家要明白一个事情,复工的效应,不只是生产,发工资和吃饭,复工的时间差影响重大,事关行业和城市竞争格局!

2月12日,我们文章从总量上提出:疫情过后,担忧的不是生产,而是市场没有需求!如果没有需求,企业复工加快生产,商品只会囤积在仓库里!

各地企业复工的时间不一样,存在时间差,就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需求转移!

需求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外一个企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

企业提前一个月复工,相当于获得了30天充分发展时间,而同时竞争对手被按得死死的,眼睁睁的看着客户被抢走,订单被抢走。

订单就是需求,订单就是王道。有需求,生产根本不是问题,加大投资就行了。

相差30天,企业的竞争力相差可不止1/12。

一个地区复工时间提前一个月,整体竞争力差不多提升10%,资源大幅流入,改变城市之间的竞争格局!

所以,有能力,又认识到复工重要性的城市,都在抢着复工,竭尽全力“讨好”企业和员工。

浙江省湖州市、绍兴、海宁、宁波、义乌,以及江苏省的南京、徐州等,竭尽全力抢复工,返工“待遇”越来越高,从包巴士、包高铁,升级到了包飞机。

湖州市甚至拿出1个亿,奖励新来的务工人员。

谁抢先复工,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见微知著,怎么能让人不看好长三角的未来呢?!

毁三观!疫情搞出个超级大牛市?

在经济领域,也不能感谢灾难。

先看一个诡异现象。

疫情爆发,中国市场就跌了一天,随后强势反弹。

2月17日,沪深两市又双双放量大涨,沪指涨2.2%,回补节前跳空缺口,创业板指大涨3.7%,创3年新高。

中国股市,带动全球金融不断走高,道指逼近3万点大关,日本股市也开始复苏。

这就让人很困惑了:灾难爆发,金融市场不仅没下跌,难道还要搞出个超级大牛市?

这个矛盾怎么理解?

最大的误解就是:灾难经济学,其核心观点是,灾难促进经济增长。

举个例子,一个人砸碎了理发店玻璃窗,这一行为虽然对社会造成了破坏,但是它是好的,牺牲理发师一个人的利益,带动了全社会的发展。

逻辑是,窗户破了,有安装玻璃的需求,它将为玻璃生产商制造商机,生产商拿到钱后又去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产品。

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它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只是一次性的,可是给社会带来的机会却是连锁性的。

总之,灾难经济学认为,虽然打碎一块玻璃,但是提供了无数金钱和就业机会,得大于失。

由此延伸,有观点甚至认为,美国走出1929年经济大萧条,原因就是靠战争!

逻辑也一样,美国参战之后,产品消耗非常快,各种需求暴增。

一架飞机,不只是一个机械的问题,而是螺丝钉、玻璃、塑胶,进而带动庞大的需求,经济就起飞了。

这种逻辑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事情要是这么简单,那么经济增长这个困扰就不存在了嘛:经济不增长就破坏,破坏的越多,经济发展越快。

的确很荒谬,“灾难经济学”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缺乏定量分析。

根据哈佛大学巴罗的研究,美国二战增加了540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但是经济只增长了4300亿美元,乘数为0.8。

注意,这个数据很关键,切断了灾难经济学的逻辑链。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战争中花1元,产出的价值只有0.8元,靠战争来拉动经济增长,一点儿都不划算!

打破一块儿玻璃,带来的活动顶多相当于0.8块玻璃;坠毁一架战机,带来的经济活动顶多相当于0.8架战机。

这次疫情黑天鹅,别看口罩,防护服需求暴增,供不应求,相关产业链需求也很旺盛,但是宏观经济仍然受损严重。

所以,放弃幻想,这次疫情黑天鹅,并不会导致经济繁荣,因此不需要感谢这场灾难!

既然如此,那么A股为何还大涨呢?

A股玩儿的就是心跳,根据交易市盈率数据估算,当下投资者的狂热情绪已经超过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最顶峰!

(数据来源:WIND,王晓东制图)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行情上涨。

这次股市上涨,原因可以归纳3个:

1、交易层面,最看重的是,一家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只要技术、品牌、渠道、高管等没有大的变动,一次性黑天鹅,一个季度、一个月的业绩下滑,不影响公司价值,股价下跌反而是抄底的好机会。

2、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货币政策宽松预期。

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降息,市场预期,中国央行会很快降息,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果然,2月17日,降息又来了!

央行当日开展2000亿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3.15%,较此前下降10bp。

在前不久逆回购“降息”10基点后,MLF也“降息”10个基点,股市又加了一把火!

3、其他政策预期。

2020年是一个整数年份,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30周年,届时估计会有领导去庆贺,资本市场大礼包会不断出台。

更重要的是,今年是浦东大开发30周年,这是关键时间节点,领导人可能会去,当然少不了政策大礼包。

一碗水端平,深圳改革开放40年,也会给一揽子政策大礼包。

这些才是股市上涨的逻辑,根本不是什么灾难经济学,根本不需要感谢灾难!

灾难就是灾难,是无数人的伤痛,永远不要感谢它!

上一篇: 连续11个月同比下滑,去年全国彩票销售4...

下一篇: 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市上万名市场商户迎全球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