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钱一片的救命药 中国没有药厂生产
时间:2022-02-24 14:21: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丨二甲双胍
氨苯砜最广为人知的一面,是作为治疗麻风病的一线用药。
随着麻风病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减少,这一曾经被架在神坛上的药物,也因为用武之地的缩小而黯然离场。
很少有人知道,这款药其实也是很多 IgA 相关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首选药物。患此类疾病的患者,经受瘙痒、全身长满水疱的疾病阶段。甚至,有人让渡了正常生活的权利。使用氨苯砜后,往往 3~5 天就能起效。
可现实是,因为缺乏利润的杠杆,这个药却已经在中国「消失」。
无米之炊,巧妇难为。面对浑身长满水疱而破裂的患者,医生知道该用什么药,却只能无奈地告诉他们:对不起,我们也没办法。
买不到的「特效药」
刘妮(化名)的确诊史是一部长书。
10 年前,刘妮(化名)被确诊为线状 IgA 大疱性皮病(LABD),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也是 IgA 相关大疱性病的一种。
最开始,她选择去当地医院就诊,但因为医院条件限制,做不了病理,加之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回了家,一拖就是半年。
半年里,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水疱变多了,「我的胳膊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水疱,写字前要调整好,不然往桌子上一放,会压破它们。」睡觉的时候,刘妮也只能僵硬地摆出一个固定姿势,稍微翻个身,疼痛就会袭来。
「再后来,这样的水疱就长满了全身。严重的的时候,嘴里、鼻腔里,连眼睑里面都长了很多溃疡。」
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这些慢慢「攻城略地」的水疱增加了刘妮体液的流失,而破裂的水疱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又因为常伴瘙痒,就像是千万只蚂蚁在伤口聚集、爬行、啃噬。
「从生病到现在,已经十年,求学、恋爱、就业都在这个阶段发生。」但是因为疾病,刘妮并没有精力考虑别的事,「病情反反复复,一度让我陷入焦虑和抑郁中。」
即使是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也要在反复发作中时刻担心健康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严重起来,毕竟严重起来也是很致命的。」另一位 LABD 患者张末利(化名)表示。
尽管在人群中,LABD 的患者比例并不高,在中国甚至少有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但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下,不幸的人并不少见。
「有效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 UpToDate 的相关疾病页面上,LABD 的一线治疗药物一栏赫然写着「氨苯砜」:已成功应用于多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皮肤病,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今年 1 月份刚出版的《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了国内首个针对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的专家共识,亦将氨苯砜推荐为 LABD 的一线用药。
关于 LABD 的一线治疗用药
图源:UpToDate
作为十年老患者,刘妮很认可这一点:「开始的时候,我吃激素,效果很差,副作用却很明显;后来,我吃上了氨苯砜,差不多三天左右,就好得差不多了。」
可一个有用的药,就一定有人生产吗?现实的耳光往往打得响亮。
不知哪一天开始,刘妮再也没能买到这个药,「我们的救命药,全国都买不到了。」
医生告诉她,没有药厂愿意生产。
「神药」的前世今生
仔细翻看用药记录上关于氨苯砜(DDS)的一页,会发现它已经被书写几百年之久。
氨苯砜,于 1908 年被首次合成,后被发现其具有抗炎作用。经历了几十年的临研究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各种感染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最广为人知的,是它的抗菌作用,在人类对抗麻风病的历史上发挥了逆转战局的重要作用。
一役战胜,氨苯砜的使命并没有就此结束。
正如前文提及氨苯砜可用于治疗 LABD,氨苯砜还可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聚合性痤疮、血管炎、无菌性脓疱病等皮肤病,且效果显著。
「氨苯砜在这些疾病中的疗效是公认的,是很好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杨宝琦教授告诉丁香园,有些文献中,氨苯砜往往成为激素无效或效果不好的患者最后的一线希望,可事实是,如果在激素治疗有效的基础上加用氨苯砜,能取得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我也试过几次给病人开柳氮磺吡啶等类似的药物,需要的剂量比较大,效果也不太好。」
在个别病例报告和回顾性病例中,研究者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但其实,对很多患者来说,直接用激素的效果并不好。」曾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病分会副会长的孙建方教授分析了这一临床现象。
所以,氨苯砜仍然被一线皮肤科医生公认为「治疗 LABD 的最佳选择」。
但正是这样一个药,却消失在门诊 HIS 系统、药柜,和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目前国内氨苯砜片的生产批号一共有 7 个,但事实上,这些文号多为长期未生产的「僵尸文号」。
为了核实这一点,丁香园咨询了北京、山东、湖南、浙江等地的多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院内系统中均无法开出「氨苯砜片」的处方。
对此,孙建方教授表示:「目前,全国的正规渠道,都没有这个药。」
患者买不到的药,却「烂」在医院仓库
患者需要,但医院没药?抽丝剥茧,先来看供应问题。
为什么明明有需求,却没有一家药厂愿意生产?
「因为价格太便宜了。」孙建方教授对丁香园分析,「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是 68 元/1000 片,每片仅 0.068 元,几乎是『免费』,加上氨苯砜市场用量较小,生产企业没有利润。」
自 1996 年起,我国开始加强对药价的控制,政府采取了多次降价行动,使许多基本药物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并继续逐步降低,在药价下降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低价药短缺」的现象。氨苯砜的短缺,就始自于本世纪初国家的统一定价。
而自国家逐步恢复药品的市场定价以来,氨苯砜又因为自身「小众」且利润低等特点,持续无人关心。「需求数量和总销售额均较低,利润少,企业的积极性很难高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孙建方教授表示。
所以,早在 2005 年,孙建方教授所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就牵头过一次和广州药厂的合作,几家单位带着「量」去采购,生产了一大批氨苯砜片以供备用。
然后再是另一个问题:药生产了,用得完吗?
尽管氨苯砜的药效收到临床的一致认可,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关于 LABD 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和对照双盲研究,氨苯砜本身又缺乏大规模 RCT 证据支持,所以应用相对局限。
而为了避免特定的副作用(DDS 综合征),有的医院要求医生给患者使用氨苯砜之前,先为其做基因检测。「这一过程虽然可以为疗法安全性加码,但却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降低了就医依从性。可不做的话,又容易引起医疗事故和纠纷。」孙建方教授透露。
在有限的选择里,大部分皮肤科医生倾向于找一个稍微好点的解法——干脆不用氨苯砜,直接用激素。毕竟,LABD 的患者不多,这个病本身也并非高致命性疾病。
也因此,曾申请的那批氨苯砜,就这样囤积在了医院仓库,鲜有人问津。
孙建方教授告诉丁香园:「之前,业内都知道,打个电话让患者上我这儿能买到药。可现实是,我这里的药,也早就在三年前全部过期报废了。」
铤而走险的人
想用的人用不上,想给的人给不出去。从临床角度来看,这件事似乎已经陷入死局。
回到患者身上,只剩下一个问题:缺药。并且,缺的是疱病病人的药。
因为麻风病在国内并未达到完全绝迹,每年仍然有个别散发病例,这部分麻风病人确诊后就可以得到及时救治,需要的氨苯砜片由世卫组织提供。可这一部分的用药,并不向疱病患者提供。
与国内的短缺不同,国外氨苯砜的可及性并不低。
「曾经有患者告诉我,他买到了印度仿制药,吃了以后确实有效,三天就好了。」孙建方教授透露,有不少患者在走投无路时会冒风险走一些灰色途径买药。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一样「幸运」。杨宝琦教授表示,「有患者跟我说他自己买到过药,但吃了以后效果确实不如之前在我们医院开的好,我们觉得可能是纯度较低,或是假药。」
刘妮就曾买到过劣质仿制药,「买不到药的时候,我一共在网上买过三次,第一次是在 X 宝,之后又找药贩子买了两次。」据药贩子说,这一批氨苯砜是从美国或者印度进来的,「但我感觉是过期的,因为效果连之前在医院开的一半都不到。」
现实中,永远有人扮演「药神」,但谁都不能保证买到的药是真正的氨苯砜还是掺了假、注过水的药,甚至是有害的「毒药」。
丁香园联系到一名自称可以购得氨苯砜片的「代购」,其售卖的是从美国开出的 GSK 生产的片剂,售价一千元一瓶,一瓶 1000 片,且国内有现货。但因为药物副作用较大,自行用药存在风险,所以他只卖给医生,拒绝直接出售给患者。
也就是说,患者必须找到愿意一起冒风险的医生,再去联系他。
代购的担忧不无道理。氨苯砜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包括白细胞下降、肝功异常,甚至氨苯砜综合征。后者是一种药物超敏综合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肝功异常,死亡率可达 10%。由于担心不良反应,也导致许多医师不愿意开出氨苯砜的处方。在用药过程中应该遵循医师的指导,并且定期做检查评估是否适合继续用药,才能保障最基本的用药安全。
可患者张末利却认为,医院本就不开这个药,问了也是白问,「我不去医院开,没有这个过程,都是自己买药,一直按照剂量吃,也没有做检查。」
谁来为患者的安全买单?
无数个张末利背后,反映了现阶段另一个核心问题:除了「缺药」,还有安全。
如果正规渠道没有生产供应满足需求,便给造假者、走私者带来商机,那到底谁来为患者的安全买单?
根据相关报道,氨苯砜在 2016 年就曾被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列入「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中,但仍没有哪家公司恢复生产。
在供应方面,从丁香园得到的多家医院反馈来看,不论是综合性医院还是皮肤病专科医院,目前都没有得到特殊的供应和相关的保障。
我们都知道,生意不是慈善,药厂老板不是慈善家,虽然已经有短缺名单、预警机制、带量采购等政策在路上,但是在利益面前,可能也难有药企愿意冒着风险在水深流急之上架桥铺路。
对此,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孙建方教授已经两次上书提案,并给出了他的建议:「国家应该给予氨苯砜片生产的政策支持,根据用药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给予生产企业补贴,保证企业一定的利润,灵活调整氨苯砜价格,激励企业生产。」
「涨价也很重要。」他对丁香园表示,「就算一片药卖 10 块钱,它也不贵。因为这个药用量不大,一天也就用一片药,一天也只需要 20 块钱。」
在用药安全方面,与 氨苯砜综合征的生物学标志物,也已被鉴定出来。
2013 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福仁教授团队研究发现 HLA-B*13:01 等位基因是氨苯砜综合征的风险基因,相关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在中国台湾、泰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人群中得到验证。
口服氨苯砜之前检测 HLA-B*13:01 等位基因,仅阴性者才给予氨苯砜治疗,阳性者避免口服氨苯砜,可以避免氨苯砜综合征的发生。
「基因检测很有必要」杨宝琦教授表示,「其实只需要测一个相关基因位点,就能避免氨苯砜最严重的副作用。我们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很快就上市了,会更方便。」
回到患者身上。谈起这十年的经历,刘妮显得有些无奈:「16 岁到 26 岁,这应该是我人生最好的十年,但是我因为这个病,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其他的事,我的世界里所有事情都与它有关……中间,我因为停药几次病情反复,说不上疼,可能那个时候已经麻木了,毕竟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好地方。」
都说但愿苍生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可要是苍生疾苦,架上无药,何如?
参考资料:
[1]刘苏俊,冯素英,林麟. 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 DOI:10.3760/cma.j.issn.1673-4173.2006.03.011.
[2]Juratli HA, Sárdy M. Lineare IgA-Dermatose [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 Hautarzt. 2019 Apr;70(4):254-259. German. doi: 10.1007/s00105-019-4377-9. PMID: 30874843.
[3]孙勇虎,周桂芝,张福仁. 氨苯砜治疗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10):657-658. DOI:10.12144/zgmfskin202110657.
[4]赵晴,刘红,张福仁. 氨苯砜在皮肤科的应用[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10). DOI:10.12144/zgmfskin202010621.
[5]刘冬,韩鸿璨,王骏.我国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清单(第一批)品种特征及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要求分析 [J]. 药物评价研究, 2021, 44(12): 2533-2538 .
[6]http://www.gov.cn/xinwen/2014-11/21/content_2782026.htm
[7]张丽青,李雷. 我国药品短缺原因分析及供应保障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