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大体老师隐私部位发到群聊,并发表侮辱、露骨、调侃言论,医疗界愤怒至极!

时间:2022-10-31 12:00: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医学生拍摄大体老师性器官发群聊

公开调侃、侮辱惹众怒! 昨天,笔者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新闻,某医学院校学生在上解剖课时,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当众拍下大体老师的隐私部位,发到群里肆意调侃,言语不堪入目,涉及到侮辱性言论,令人无比愤怒! 这条新闻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医疗界和各大高校的无比重视,还有一些知名医生、大佬、新闻媒体人恨铁不成钢,牙根咬得直响,专门发文痛斥这种行为。 话不多说,以下是令人愤怒的对话截屏,请各位读者自行体会。

图片

图片

源自微博,头像、学校已隐去

《老麦神的儿女》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生而卑微又无用,空食几十年的粮草,最终化为一抔尘土。愿我能做一个有用之人,即使不能,死后成为一具尸体,进了医学院的大门,被人千刀万剐、剔骨削筋,与我而言,却无怨无悔,也算是满足了生前的夙愿。 相信这是很多遗体捐献者决定去世后把自己捐献出去的原因之一。 那么,何为大体老师呢? 准确来说,捐献的遗体应该叫做大体标本,但为了对这些捐献者表示尊敬,才称呼他们为大体老师。 遗体捐赠者无偿捐献他们自己的遗体,捐赠者在过世8小时内急速冷冻到零下30℃保存,在教学使用时再复温到4℃,从而能够保证遗体的新鲜程度,让学生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 在这些遗体捐献者的躯体上,医学生们掌握和丰富了人体解剖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当医生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些遗体是医学生们的第一个手术“患者”,也是医学生们的老师,他们被尊称为“大体老师”,亦被称为“无语良师”。 在中国这个“事死如事生”,极度看重遗体的国度,这些捐献者能大大方方地不避传统,把自己捐献出来为医学事业做贡献,可以说极其伟大!极其令人尊敬!容不得任何人一丝一毫的亵渎! 可新闻事件中这些人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 拍下大体老师的私密部位进行调侃、侮辱,眼里没有丝毫尊重,更没有对生命、对道德、对伦理的一丁点敬畏,嬉皮笑脸,旁若无人,口吐芬芳,简直可以用“毫无下限”来形容。 咱们不想上纲上线,可是对于这样的学生,倘若不知悔改,将来进入医院、进入社会,又会对病人做出什么呢? 想当年笔者做医学生的时候,一上解剖课,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向大体老师默哀、致敬,教学现场决不允许我们拍照、摄像、随意讨论。据相关规定,专业的教学视频需要经过教育部、卫生部以及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同意才能进行拍摄,也只能用做专业教学,根本不能随意进行传播。

图片

解剖课老师也总是教导我们,要敬畏生命,要爱护大体老师,铭记他们为了医学事业而做出的奉献,没有他们,医学生去哪上解剖课?所以要打心底里尊敬,容不得一点亵玩。 犹记得两年前发生过类似的惨痛教训。 2020年11月,一位百万粉丝的网红,为了赚取流量,伪造医学生的身份,在疫情封校期间偷偷进入大连医科大学解剖馆拍摄大体老师及实验动物并上传至网络的行为,招致了网友的强烈批评。

图片

虽然事后这位网红发表了道歉信,可医疗界人士并不买帐,事件持续发酵了几个月,甚至一度闹到了法庭上。 针对这两起“拍摄大体老师”的事件,有医生朋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医生甲:有一天上课,我一个同学挥着一根股骨在解剖室玩,嘴里还说着拿来当打狗棒用刚好,被我们解剖室的带教听见了,直接让他滚出解剖室,说以后也不会让他再进来一次,后面我们辅导员和领导挨个去求情都没用。 医生乙:接触大体老师后,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才徐徐展开。医学生在解剖每一具大体老师前,都会默哀、鞠躬,用最真挚的尊重,感谢他们对医学和人类的贡献。为了流量,为了猎奇,为了哗众取宠满足部分看客阴暗的好奇心,去拍摄拍大体老师,这既是对大体老师的侮辱,也是对医学神圣性的消解和利用。 医生丙:我们上解剖课时是不能拍照的,大家都带着手套拿着工具认真学习,旁边不动手的同学帮忙翻书对照,如果有人敢做出这种不尊重大体老师的行为,是要被大家一起骂的!新闻中的这位医学生,转专业吧,别摸黑我们医学同行了!

众多捐献者的心声,

成为大体老师是最光荣的一件事!

前些日子,“人民英雄”张定宇捐献了自己的遗体! 张定宇患有渐冻症,2020年初在“疫情风暴眼”武汉,时任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的他就这样拖着“渐冻”之躯,坚守抗疫一线,带领医院职工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 图片

源自中新网

现如今,张定宇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就在来北京履职前,张定宇做了一个决定:捐献遗体用于渐冻症研究。他并没有提前告诉家人,也没有过多的犹豫和顾虑,他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捐赠遗体有助于医学工作者开展渐冻症研究,这是无比光荣的事。” 张定宇的话如此纯粹,如此简单,又令人动容。 事实上,像张定宇这样“大写的人”还有很多,在医学界就有这样一对令人动容的伉俪。 10年前,昆明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创始人李秉权教授在临终时这样说到:“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10年后,李秉权的妻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胡素秋也追随了她的丈夫,将遗体捐献给了昆明医科大学。这对伉俪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对医学的贡献。 图片

源自知乎:菲利普医生

还有湘雅二医院伍汉文教授,去世前,他就主动签署了遗体捐赠书,遗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让人动容,他如此说到:“我已经94岁了,身体抵抗力差,所以治疗效果比一般病人要差。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死,我若不在了,愿意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我的任何器官组织或者整个遗体都可以捐献,作为器官移植。” 医者更知医心,倘若那些捐献了遗体的人知道新闻事件中的医学生如此对待大体老师,不知会有何感想呢?是愤怒吗?还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大体老师无比缺少!

拍照调侃大体老师伤了谁的心?

新闻曝光之后,笔者一直都在无比担心:会不会有些已经决定捐献了的人,看到大体老师被如此对待,打消捐献念头呢? 不能否认,肯定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即使那些捐赠者同意捐赠,可也难过家属那一关,毕竟死者的身后事须由他们的家属料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件事对我国本就举步维艰的遗体捐赠事业更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打击! 我国遗体捐献事业于20世纪70年代才正式开展,捐赠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和解剖学教学的工作。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禁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捐献者的种种疑虑,导致捐献事业的发展极为缓慢。 据了解,我国医学院校的大体老师非常缺乏,很多学校十几个学生才能共有一个。更难的是,有些学校因为缺乏大体老师,解剖课直接开不下去。 浙江大学医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收遗体捐献,每年收到的遗体只有个位数。 到了1992年,浙大医学院收到的遗体捐献数量也才刚刚突破两位数。截至去年,浙大医学院连续三年每年接收的遗体捐赠数量在90例以上,大都来自浙江本省。据统计,如今整个浙江省每年收到的遗体捐献量刚刚超过200例。 现在,浙大医学院的学生,每八至十人可以解剖一位大体老师,完成从局部解剖开始的所有学习。在大体老师相对充足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情况更乐观一些,大概每两到四名学生可以分到一位。 另据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司银楚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接触遗体捐献工作,遗体捐献数量虽然逐年增多,但也是近几年北京才达到了每年350例左右,这还远远不够。 然而在很多欠发达地区,遗体捐献工作才刚刚起步,大体老师是当地医学院极为稀缺和宝贵的资源。打破固有的生死观念和殡葬习俗不是易事,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也不能一蹴而就。 《广州医科大学遗体捐献工作15周年的总结和实践》一文中曾提到:我校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于2005年底成立,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分管,截至2019年12月,已登记在册志愿者268人,顺利完成遗体接收64例。成功捐献的64例只是15年来的总数量,相对每年解剖学教学的需求量相差甚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北京、杭州、广州都是发达地区,连这些地方都极其缺少大体老师,更别提其它地方了,可以说,我国的遗体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 最后,笔者希望各位医学生能够意识到“敬畏生命”的意义,千万不要寒了许许多多遗体捐献者的心!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上一篇: Cardiovasc Diabetol:...

下一篇: 90后小伙,大三甲主任医师,10年外科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