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领结征”和“空领结征”

时间:2023-07-16 15:15: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领结征(bow tie sign)

【影像学表现】

领结征为膝关节MRI中,矢状位图像显示正常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呈领结样改变。

【临床意义】

领结征为正常半月板的MRI表现,在层厚为5mm的矢状位图像中,一般显示于连续的2幅图像中。如连续显示的层面超过3幅,则可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其发病率为1.5%~15.5%;而内侧盘状半月板的发病率仅为0.1%~0.3%。典型的盘状半月板呈较宽的盘状,延伸至关节深部,因此易于发生撕裂。

图片

图1:MRI提示正常半月板呈领结样改变(黑箭)。

空领结征

图片

“空领结征”:在矢状面图像上,正常半月板用4-5mm层厚扫描,可见到至少连续2个层面的半月板呈领结样,如果显示半月板体部完整领结形态少于2层则可诊断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扩展阅读

膝关节之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图片

【概述】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 handle tears,BH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半月板损伤,指半月板后角发生垂直撕裂或斜行撕裂后经半月板体部向前延伸,撕裂的半月板碎块常常会卡压于膝关节髁间窝,形如桶柄状。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大多发生于有明显外伤史的年轻患者,内侧半月板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外侧。

图片

【影像学表现】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清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及内部信号的改变,MRI诊断时明确有无BHT非常重要,BHT通常需要切除移位的半月板碎块,延误治疗可能会造成或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

MRI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作为桶柄状撕裂的诊断指征:

1、碎块内移征(internaldisplaced fragment sign):冠状面或矢状面图像上膝关节髁间窝内可见条状或团块状低信号半月板碎块影。

图片

向髁间窝附近移位的“桶柄”,前方由于附着有前交叉韧带,因此,不会向髁间窝过度移位。

2、外周残半月板征(abnormalcircumferential meniscus sign):冠状面图像上与关节囊相贴处的半月板明显变小,其内信号可异常或无异常。

图片

3、双后交叉韧带征(doubleposter cruciate ligament sign):矢状面图像上后交叉韧带前方出现与之相并行的低信号条状阴影。

图片

下方的条状低信号实际上是撕裂的半月板向髁间窝内移位所致。

4、空领结征(absentbow tie sign):在矢状面图像上,正常半月板用4-5mm层厚扫描,可见到至少连续2个层面的半月板呈领结样,如果显示半月板体部完整领结形态少于2层则可诊断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图片

矢状面中正常半月板体部呈领结形(bow tie),但是桶柄状撕裂时边缘仅有小的残留,因此,很少能见到领结形。

5、半月板翻转征(flippedmeniscus sign):在矢状面图像上,半月板前角高度>=6mm时可诊断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在半月板前角后方又出现边界清晰的半月板结构“双前角征”“双峰征”,而后角变短或消失)。

图片

上图示“双前角征”

图片

上图示“双峰征”

翻转半月板为桶柄状撕裂的一种,“桶柄”部分向前方严重移位,多见于外侧半月板,其机制如下:

图片

6、双前交叉韧带征(double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sign):在矢状面上,前交叉韧带的后方或下方出现与之平行的低信号条状阴影,则可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图片

外侧半月板半径小,呈更为闭合的C形,外侧半月板宽度约为恒定的10MM,其桶柄状撕裂的发生概率较内侧罕见,而更易发生半月板翻转。

【总之】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术前的首选检查手段,而且具有典型的征象,其中“碎块内移征”是诊断半月板BHT的最基础、最可靠征象。“双PCL征”在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中也是一个特异的征象,但是不能丢弃其它几种征象。只有充分结合其它征象综合分析才能明显提高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诊断准确率,这对骨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谅解,有错误或新见解可以关注我们,共同交流学习。

上一篇: 病例分享:从宁波到金华,再又跟到杭州,这...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的高钾血症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