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线索:羟氯喹对黑色素细胞色素沉着和细胞保护作用

时间:2022-12-06 08:59: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色素脱失障碍。据报道,全世界至少有0.5%的人口患有白癜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适应性和先天免疫系统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尽管在理解病理生理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阐明,这解释了皮肤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治疗这种疾病的困难,因此强调了未来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目前的指南,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生素 D3 衍生物和光疗仍然是白癜风治疗的主要药物。事实上,有效的白癜风治疗往往很困难,色素沉着率低,复发率高。目前,HCQ被推荐用于治疗与自身免疫相关的风湿性疾病。据报道,HCQ可有效治疗白癜风,慢性光化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皮肌炎,血管炎,扁平苔藓等。重要的是,有研究表明,HCQ可以通过减少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来保护黑色素细胞免受自身抗体诱导的损伤。

目前,尽管潜在的机制仍然未知。在此研究中,研究者试图通过基于网络的药理学和转录组学方法揭示HCQ的分子靶点。

方法:从基于晶体结构的数据库中检索HCQ的潜在靶标。筛选与白癜风相关的靶点,并与HCQ的潜在靶点相交。生成了相交靶标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了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用HCQ(1μg/mL)处理24h后评估人白癜风永生化黑色素细胞(PIG3V)。提取PIG3V的总RNA,采用RNA-seq转录组学测定,用于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然后利用网络药理学鉴定HCQ的推定靶点与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关系。

参与色素沉着途径的相关基因的图示

结果:分子对接分析揭示了四个假定的关键靶点(ACHE,PNMT,MC1HCQ的R和VDR)在白癜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根据转录组学结果,HCQ处理后黑色素体生物发生相关基因BLOC1S5上调138005.020倍。HCQ处理后,与蛋白质修复(MSRB3)和抗紫外线(UVSSA)相关的基因分别上调4.253倍和2.603倍。

HCQ处理的PIG3V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

结论:BLOC1S5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表明HCQ处理后黑色素体生物发生上调。此外,HCQ通过上调与受损蛋白质修复(MSRB3)和抗紫外线作用(UVSSA)相关的基因,对黑色素细胞产生保护作用。HCQ的保护作用是通过与推定靶标ACHE,PNMT,MC结合介导的1R,和VDR根据网络药理学和对接验证。

 

参考文献:Xie B, Chen Y, Hu Y, Zhao Y, Luo H, Xu J, Song X. Targets Exploration of Hydroxychloroquine for Pigmentation and Cell Protection Effect in Melanocytes: The Clue for Vitiligo Treatment. Drug Des Devel Ther. 2022 Apr 5;16:1011-1024. doi: 10.2147/DDDT.S350387. PMID: 35411132; PMCID: PMC8994563.

上一篇: Oral Maxillofac Surg...

下一篇: 冠科生物新发表的论文详细介绍了体外3D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