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 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烟雾病血管搭桥手术的压强实测

时间:2022-12-11 23:41: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2.12.10早上,由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承办的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GWCVD 2022)在线上准时召开。在下午的烟雾病及脑血管病专场中,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徐斌教授进行了“烟雾病血管搭桥手术的压强实测”这一专题报道。

首先,徐教授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对搭桥进行了分类:血流替代性、向临近血管借用血流、血流扩增性。其中,前两种情况血流动力学相对简单,而最后一类的比较复杂。徐教授还对三类搭桥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手术举例。

徐教授针对烟雾血管病相关的第三类搭桥进行了详细治疗。烟雾病搭桥,不闭塞颈内动脉,颈内-颈外动脉供血的分水岭是有血管内的压力平面点构成的三维曲面。而在泊苏叶定律中,提出只有压强差是决定血流方向,驱动血流动力的唯一动力学因素。其中,颈内动脉参与血流压强不同最终决定了颈内-颈外血流的压力平衡,而后者是决定脑血流重建程度的关键因素。

随后,徐教授对烟雾血管的“节流器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一个经典的烟雾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形象的解释。其中,由于泊苏叶定律和伯努利定律共同决定了血流分配的动态平衡,徐教授提出压强差是驱动血流的唯一动力

目前,烟雾血管病搭桥的压力实测不可能通过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通路完成,为此,徐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术中测量结果。在一次测压中,可检测7个压强参数:供体压强P1-P4级受体压强P5-P7。同时还能测定两个氧分压:供体血流的氧分压及皮层血流的氧分压。徐教授也对目前测定的34个患者数据进行的展示,并得出供体的结果:颞浅动脉平均压强较高,接近平均动脉压;吻合口血流增快,压强梯度重构,压强减低。

徐教授指出,供受体之间的压强差显著,平均为43mmHg,57cm水柱,并称之为“小瀑布”。实测证明MCA网络的两种压强梯度。而对于早中期的烟雾病患者,受体的压强较高。所以,受体网络的容量是决定桥血管流量的主要因素。供受体之间的血流也存在明显的氧分压差,平均为35.2mmHg。

在徐教授汇报结束后,来自北京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段炼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叶迅教授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学部韩聪教授进行了点评总结。

上一篇: Eur Urol Focus:电针结合盆...

下一篇: 实时|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烟雾病指...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