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积累:肺实性结节要警惕,才1.5厘米的也会转移!

时间:2023-07-24 19:20: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我们总觉得肺小结节即使是肺癌,只要还小,风险就不大,能安全随访或切了就治愈。但临床实际中复杂得多。近日碰到有位结友,原发病灶才1.5厘米,而且看上去也不是收缩力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甚至都不能认为百分之百必恶性,结果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N3),已经晚期了。

病史信息:

图片

临床没有症状,只是发现癌胚抗原异常。1年前10.44ng/ml,这次28.33ng/ml。

影像展示与分析:

非薄层:

图片

病灶位于左下叶,胸膜下,此层密度像磨玻璃,轮廓与边界并不太清晰。

图片

上图示为实性,有血管征以及胸膜间隙征,但边缘感觉较为光滑,而且不是非常致密,或收缩力强的那种样子。

图片

边缘有毛刺样征,整体轮廓较清。

图片

边缘部分的样子,有血管穿行。

薄层影像:

图片

病灶有血管进入,表面不平,胸膜间隙征存在。

图片

有一定膨胀性,与胸膜近,但未有侵犯,也无糊墙征。

图片

局部似见棘突,有一定收缩力。

图片

上图见分叶征、血管征以及一定的膨胀性。

图片

病灶边缘区有少许磨玻璃的成分似的。

影像初判断:

这样的病灶恶性是不能除外的,但感觉收缩力并不厉害,大小也不算大,真肺癌也容易是早期的,位置又在边上,可能甚至都可考虑楔形切除加淋巴结采样,并一定要切肺叶呢!若没有CEA高,或此病灶是首次发现的话,可能还会让其再随访观察下(可异这个病人我手上没有去年的影像资料,不知道当时肺部有没有查,或有没有异常)。

其他检查结果:

图片

PET-CT检查提示左下叶结节,葡萄糖代谢增高,左锁骨区肿大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

图片

彩超示:左锁骨上可及1.7厘米低回声团,饱满且内血流信号可及。

图片

予以穿刺活检。

图片

病理提示:(左锁骨上淋巴结)癌浸润或转移,结合免疫组化符合肺腺癌转移。

纵隔肺门有肿大淋巴结否?

图片

上图是病灶的纵隔窗。

图片

纵隔隆突下未见确切明显的肿大淋巴结。

图片

主动脉弓下有淋巴结,但并不算很大个,不是典型的转移的样子。

图片

下段气管旁也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

感悟:

这样的结果真的有些意外。一般来说,若有转移,也应该肺门、纵隔有较多肿大淋巴结并融合成团,然后发现第三站的淋巴结转移才比较符合常理。而原发灶这么小、肺门纵隔也未见确切转移的情况下,锁骨上有肿大淋巴结,并经穿刺活检确定为转移,这确实相对少见。但这也说明,肺实性结节还是有较大风险的,不管它是不是大于2厘米;也不管它恶性影像特征是否典型;亦不能与有无血管征、胸无胸膜牵拉、有无毛刺这些影像特征相关联。只要实性结节就有危险!当然有这样的病例,并不是说只要实性结节,再小,比如5毫米也得手术切除,这是两回事。一来,这本身是个概率问题。不到2厘米的这种结节即使是恶性,却已经有转移毕竟仍是少数。二来,亚厘米的实性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多,不能谈结节色变。不过,我想强调的是:1、对于检查初次发现的实性结节,不管大小,即使5毫米或以下,也要在4-6个月时复查一次,跟踪关注一下,看它会不会长,如果不长大,则延长随访间隔,但仍不能掉以轻心。2、随访持续存在的实性结节,若不能排除恶性,相对于磨玻璃结节的处理要更为积极点,尤其是边缘能楔形切除的部位。

上一篇: JAMA:突破!痴呆减缓35%,礼来公布...

下一篇: 手术技巧|外侧髁截骨复位Schatzke...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