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方案: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判断新冠重症和危重症?如何进行患者管理?

时间:2022-12-29 21:00: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2年12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布了《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方案(2022年12月版)》(以下简称参考方案),参考方案中对如何判断新冠重症和危重症、如何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管理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意见。

判断新冠重症和危重症

近期,我国多省市遭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冲击,除感染者人数增多外,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患者出现了重症感染。参考方案指出,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感染新冠和发生重症的风险,但是对于一些重点人群需要尤为注意:

①年龄在65岁以上者;②未接种疫苗者;③患有慢性疾病者,如我们熟知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④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肿瘤放化疗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等;⑤肝脏疾病患者、孕妇等。除此之外,养老机构居住人员也属于重症高风险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上述的重症高风险人群通常会在新冠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的第2周内发展为危重症,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提高警惕:

①出现低氧血症或吸氧需求增加;②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或症状加重;③实验室诊断指标出现变化:炎症指标(CRP、铁蛋白、血沉)或乳酸显著升高;心肌酶、肝酶和肌酐水平升高;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④肺部影像学出现迅速进展。

基层医疗机构如何进行患者分诊与管理?

随着元旦、春节返乡潮的到来,各地区即将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这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基层医务工作者需要做好患者分诊工作,需注意,新冠病毒感染轻症患者也可出现肺炎表现,即使出现肺炎的影像表现,若无其他危重症因素,无需住院治疗。对于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不建议常规进行CT检查,但建议密切监测指氧(必要时行氧疗,建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96%),若指标出现变化,提示有转为重症可能,需立即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按重症患者处理。

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合理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12月26日,北京市组织开展全市社区医生抗病毒药物应用的紧急培训。近期,北京市会将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配送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指导各自辖区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服用。

对此,参考方案推荐有可能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的轻症人群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使用时机为症状出现5天以内。肾功能正常者可用奈玛特韦300 mg—利托那韦100 mg,每日2次,共用5天;eGFR为30~59 mL/min者可用奈玛特韦150 mg—利托那韦100 mg,每日2次,共用5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推荐使用网络工具(如Liverpool COVID-19 Interactions)查询。

妊娠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时该如何处理?

当孕妇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时,需给予充分的氧气支持,通常血氧饱和度低于95%时即需吸氧。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瑞德西韦等做为妊娠患者的首选药物,可在患者充分知情下使用。妊娠患者也是危重症高风险人群,需密切关注,如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建议立即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上一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手册...

下一篇: 熬夜导致新冠重症风险高6倍!香港中文大学...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