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础|大多角骨骨折(trapezium fracture)的损伤机制

时间:2023-05-05 21:25: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大多角骨骨折是一种不常见的损伤,在非舟状骨腕骨骨折中,大多角骨骨折是第三或第四常见的骨折。

分型

根据骨折线情况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倾斜型和粉碎型。Walker 根据他们对 10 名患者的骨折模式进行分类如下:

损伤机制

一、Jeanne (1919) 和 Manon (1924) 最初描述的大多角骨断裂的“胡桃夹子”机制。大多角骨因桡骨茎突和第一掌骨基底部之间的压缩而骨折。 

二、Monsche (1963) 描述的大多角骨骨折的一个连合剪切机制。通过负载可能会产生 Bennett 骨折或大多角骨骨折或两者同时存在,具体取决于拇指的位置。

这种机制导致的大多角骨骨折往往发生在桡侧 (Walker IIa) 或垂直模式。图中的数字参考显示了机械力的矢量,这将导致 (1) Bennett 型骨折,(2) 腕掌骨脱位,以及 (3) 大多角骨骨折。

三、 Palmar (1981)所述,TCL 撕脱或钩骨骨折可导致大多角骨骨折。Palmar提出将大多角骨骨折分为 I 型(发生在大多角骨底部,愈合能力较高)和 II 型(发生在大多角骨顶端,愈合潜力较低)。BOshiho 描述了发生大多角骨骨折的钩骨脱位,在 TCL 上施加负荷并使横向腕骨弓变平。

四、Frances E. Sharpe, MD等认为TCL 创造了一个类似于骨盆的环骨构造,这样当环在一个位置被破坏时,就会有力传递并可能破坏到环上的另一点,所以一种施加于腕管和 TCL 的环骨结构的载荷机制,导致骨折。

 

上一篇: EBioMedicine:低阶段子宫内膜...

下一篇: Blood Cancer Journal...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