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l Dis:双膦酸盐使用者在接受牙科手术时发生骨坏死的风险

时间:2023-01-03 15:01: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双磷酸盐通过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的活动来减少骨吸收,常被用于治疗骨转移、肺癌、多发性骨髓瘤和代谢疾病控制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由于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症以及癌症相关疾病而导致的双磷酸盐诱发的颌骨坏死病例。近日,发表于Oral Dis的一项综述旨在确定双膦酸盐使用者在接受牙科手术时发生颌骨坏死的发生率。

研究人员系统检索了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和Virtual Health Library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并提取其数据,评估偏倚风险。使用DerSimonian和Laird随机效应模型对Meta分析进行汇总。

结果,研究共纳入27项研究(包括5391名参与者)。报道最多的双膦酸盐是唑来膦酸盐(n = 17项研究)和阿仑膦酸盐(n = 19项),分别用于治疗癌症(n = 11)和骨质疏松症(n = 16)。有12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骨坏死的发生率为2.7%(95%CI:0.9-5.2%),并且证明静脉注射[6.9%(0.7-17.3%)]比口服[0.2%(0.9-5.2%)]双膦酸盐的使用要高。没有观察到较长的治疗时间和较高的骨坏死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在静脉注射双膦酸盐的拔牙患者中观察到较高的骨坏死发生率。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收集更详细的双膦酸盐使用信息,也需要更严格的方法来证实这些发现,并更好地告知处方者、牙科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在该患者群体中使用双膦酸盐的风险。

 

原始出处:

Lucio Henrique Ives Martins, et al., Frequency of osteonecrosis in bisphosphonate users submitted to dental proced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Oral Dis. 2023 Jan;29(1):75-99. doi: 10.1111/odi.14003.  

上一篇: Orthop J Sports Med:...

下一篇: 骨肿瘤“模仿者”之骨髓炎、医源性/技术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