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病人应当复查什么项目?

时间:2023-01-04 18:01: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类风湿的患者朋友们病情稳定之后,医生总会叮嘱:记得定期复查啊。

小美也是听见黄闰月医生这句话,3个月后抱着一堆检查结果来复诊,把黄闰月医生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原来小美做了一整套详细的体检,前前后后花了几千块钱。

小美愁眉苦脸地说:“黄医生,定期复查也太贵了,能不能少查几次。”

黄闰月医生也很无奈:“你这是花了冤枉钱啦。”

类风湿患者们需要定期复查的项目都有哪些呢?为什么要复查这些项目?通常又是多久复查一次呢?

类风湿患者复查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类风湿患者朋友们一般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好呢?

在疾病活动期或治疗的早期,为了及时反馈病情及治疗效果,临床建议患者朋友们1个月复查1次。

后续病情平稳时,可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拟定复查时间。通常已达标治疗者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复查的项目?

黄闰月医生告诉大家,通常情况下,类风湿患者朋友们需要复查的项目包括以下4种。

01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参数、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等多个数值,不仅能够有效了解患者血液系统的一般情况,反馈患者是否出现贫血等关节外表现,还能够反映患者炎症情况,协助判断疾病活动度和治疗效果[1]。

除此之外,类风湿的患者朋友也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检查,及时调整药物使用,避免药物副作用影响患者肝功及肾功。

目前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疾病,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抗风湿药等等传统药物仍旧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功能异常是影响用药效果的重要因素[2-3]。

同时临床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

02血沉,C反应蛋白

血沉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主要在于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辅助观察。

血沉的加快速度和病情的轻重程度相关,通常在疾病活动期加快,并在病情好转时减缓。因此血沉的测定能够大致推测出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的观察。

有文献资料表明,约98%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会升高,约92%的缓解期患者C反应蛋白显示正常。因此C反应蛋白可作为关节炎活动判断的重要指标[5]。

这两个指标均可作为疗效监测。

03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

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类风湿因子具有较高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出现的时候类风湿因子水平也会升高,因此不可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

而抗ccp抗体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对于类风湿的早期诊断、鉴别误诊及预后判断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6-7]。

04针对特殊人群特殊检查

除了上述的常规复查项目之外,临床上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叮嘱进行其他的复查项目,如怀疑合并有结核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进行T-spot检查,怀疑具有乙肝病毒传染性的患者可遵医嘱进行HBV-DNA检查等等。

黄闰月医生温馨提示

具体的复查项目和复查时间以医嘱为准,严格遵医嘱进行复查才是最省钱和准确的复查方案哦。

上一篇: Nat. Med. 细胞衰老与Senol...

下一篇: 警惕!这些药物竟然会引起狼疮肺炎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