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河堤溃口,4个村庄被淹!这4种高发传染病需警惕

时间:2023-05-06 17:26: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据央视新闻5月6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江西宜春丰城市丽村镇清丰河堤下江段河堤溃口30余米,下游4个村庄被淹,200余人受灾,当地各部门正在紧急救援,封堵溃口。

据江西省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江西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从5月5日晚上开始,江西中北部迎来较强降雨过程。截至5月6日8时,过去的24小时里,江西多地出现超100毫米降雨,其中抚州市黎川县更是出现了307.7毫米的特大暴雨。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5月6日9时起,全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在水灾后,为什么传染病风险大幅增加?因为洪水自然灾害发生以后,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多。一方面是水源污染、人员集中、蚊虫滋生、因疲劳而免疫力下降使受灾人群暴露传染病风险上升。另一方面,与季节有关,我国洪涝多发于夏季,空气流动性较强,这使得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促使传染病爆发风险上升。

洪涝期间易发生的传染性洪灾疾病主要包括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和皮肤病。在发生洪灾的1996年和1998年,湖南省传染病、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均是非灾年的3倍以上。 做好疾病预防,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如果你有以下被提及的症状,请尽快就医!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洪灾对健康的主要影响,包括腹泻、单纯性肠炎、胃炎、急性胃肠炎、伤寒等。主要由细菌、病毒引起,经水、食物、接触传播。洪灾导致的水质污染是肠道传染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预防肠道传染病,在洪灾期间,请特别注重注重饮水卫生、手口卫生。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不吃接触过洪水的食品,不使用被污染的水,接触洪水后尽快洗手,防止病口入。

呼吸道传染病:洪灾中呼吸道传染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肠道传染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还包括流感、咽喉炎、肺炎等,容易在集体居住的人群中造成爆发流行。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在人员密集处时需带口罩,淋雨后及时更衣,避免受凉。注意增强体质和免疫,加强室内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并注意手的卫生。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在洪灾期间,野鼠的居住地被破坏,大面积迁移,家畜与人混居,导致病毒广泛播散,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此外,虫媒传染病也是水灾后防治的重点,虫媒传染病主要是疟疾、乙型脑炎等,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后,湖北省上半年报告疟疾发病人数近一千例,下半年更突增到四千例。

皮肤病及皮下疾病:洪灾期间的皮肤病包括真菌性皮肤病、脓包疮及湿疹等。多半由长时间水中作业、水中浸泡导致。如果用手抓痒处,足部疾病还可传染至手。预防及应对方面,应注意清洁,勤换袜子,洗脚盆及擦脚毛巾不互用,避免传染。同时避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接触可能敏感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如果皮肤有破损,及时用红药水、酒精、碘伏等消毒,防止感染。

除上述疾病外,洪灾还以各种未知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中,湖南省洪灾区的肿瘤、精神行为疾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远高于非灾区,且并无明显滞后效应。

上一篇: 医生24小时待命,真的健康吗?新研究证实...

下一篇: 北京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案后,最高检挂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