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甲状腺癌术后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转移?原发?还有怎么决策!

时间:2023-01-13 12:02: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网络咨询病例: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1969生。

病情详细描述:

叶主任您好 2022年6.29日做胸部CT体检,发现双肺磨玻璃结节。后7月2日在A医院增强CT复查(没有电子版), 8月9日在B医院复查(现刚获得电子版)一直想请您问诊看结果,无奈没有电子版。后9月20日B医院手术,右肺上叶楔形肺切除术(一枚结节) 病理原位伴微侵润(或微侵润5-6mm)。特别想请叶主任帮阅片,明确具体结节数量和性质及危险程度和治疗建议,用不用做基因检测等具体治疗事宜!

既往史:

2014年甲状腺癌手术。

图片展示与分析:

我们先来看2022年9月初手术前的CT:

病灶1:右肺尖可见淡磨玻璃结节,黄色圈起来的密度很低,但见血管进入(桔色箭头),整体轮廓较清(红色箭头),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按密度感觉不至于到不典型增生。

病灶2-3:桔色圈起来的结节密度较病灶1略高,轮廓清;边上有更小的病灶3,虽小却也有微血管进入病灶。均考虑不典型增生或较小的也是肺泡上皮增生。

病灶4:右上叶近纵隔侧磨玻璃结节,瘤肺边界清,胸膜下,密度较低,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病灶5:左上叶磨玻璃结节,密度不均,表面欠平整,有微血管进入,考虑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

病灶6:右上叶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表现不平有毛刺(紫色箭头),内部有血管穿行或新生血管(桔色箭头),表面浅分叶(砖色箭头),整体轮廓与边界清,考虑至少是微浸润性腺癌,感觉更可能是浸润性腺癌。

病灶7:右下叶背段磨玻璃结节,轮廓清,血管穿行(桔色箭头),这种密度以并伴血管征以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

影像印象与决策:

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不是实性的小结节,分布也不都在胸膜下,有的位置靠肺门较近(如右下病灶),形态不规则,并多个病灶多种形态。转移瘤一般是实性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多见。所以暂不考虑是甲状腺癌转移。应该是以磨玻璃为表现的肺多原发早期肺癌。其中最危险的是病灶6,其次是病灶5,再次之是病灶7,病灶1-4没有什么风险,能安全随访。如果要外科干预,我来决策的话,考虑先做右侧的下叶背段切除解决病灶7(如果没有病灶6,这个风险相对也不算大,但病灶6要处理,则位于同侧的也有一定风险的病灶7也是要干预为妥,但它的位置无法楔切,所以要切背段),同时上叶的病灶6予以楔形切除(因为位置好,能楔形,密度仍以磨玻璃为主,偏实性的成分纵隔窗啊的其实仍未见)。之后随访并重点关注病灶5,如果有进展时局部楔形切除解决。这样的话,基本上两肺目前有风险的都可解决,而肺功能的损失并不多。病灶1-4看以后情况,许多年以后如果真有进展,仍可考虑楔形切除或消融等其他措施处理。

目前影像:

结友在北京某医院进行了手术,但只楔形切了病灶6,病灶7没有去动它。下面是术后于9月底复查的影像:

因为术后解剖结构的影响,右肺尖的病灶较难一一对应起来,但反正它们密度低,风险不大,能随访。主要是右下叶背段的仍在,而且有血管进入,表面也不平整,还是有些不放心。左侧的风险也是有的,但实性成分没有的话,应该仍是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的贴壁为主型,反正也是二期再做考虑。至于基因检测或术后辅助治疗,那当然从治疗或预后角度来说是不必的,但若从科研角度,做基因检测则可能是有一定价值的。

感悟:

大医院的决策肯定有她的道理,可能我们仍有考虑不足之处。但我想,有一点肯定是正确的:肺磨玻璃结节,尤其是多发结节的首次外科手术干预,其实非常重要,我们医生要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胸腔镜手术不难,都是早期肺癌,效果也好,其实做的十分流畅,比如肺叶切除半小时做好和普通不是异常流畅,1小时做好,在治疗效果、术后恢复等方面并没多少区别,即使机器人辅助做又如何?但手术方案的设计、决策,在多发结节中处理哪些、分别采用什么术式、术后关注余下的哪个病灶为主,后续进展的退路如何?这些问题都该有所考虑。个人的想法是这样,希望批评指正。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上一篇: 新指南、新药进程……这些事关狼疮患者的重...

下一篇: Radiology:肺超极化129Xe ...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