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 Hypertens Rep:高血压的凝血异常综述

时间:2023-08-13 11:32: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目的:

本综述文章总结了凝血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特别关注与凝血相关的重要因子和标志物,包括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血酶原、P-选择素、可溶性尿激酶原激活物受体、凝血调节蛋白、组织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von Willebrand因子、β-血小板球蛋白和Stuart-Prower因子。

最新发现: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并且随着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这些发现表明,纤维蛋白的凝血活性增加在高血压患者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发展中起到作用。此外,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暗示这些生物标志物与个体高血压时间的长度呈正相关。高收缩压和舒张压与高血压患者以及正常血压者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升高相关。此外,P-选择素的存在,在血管紧张素II刺激期间由活化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产生,与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发展有关。此外,高血压参与者的收缩压变化与基线可溶性尿激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相关,suPAR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的发展相关。

此外,孕前子痫患者胎盘中的凝血调节蛋白基因表达降低,暗示其可能参与胎盘功能障碍,可能由血管生成因子失衡驱动。组织因子和自噬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血管重塑的背景下。同样,ADAMTS13(含有一个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带有一个第1型结构域,成员13)可能是早期检测肺动脉高压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而von Willebrand因子可能是一个候选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动脉β-血小板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静脉水平。这篇文章得出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血酶原、P-选择素、可溶性尿激酶原激活物受体、凝血调节蛋白、组织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von Willebrand因子和β-血小板球蛋白是涉及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本文得出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血酶原、P-选择素、可溶性尿激酶原激活物受体、凝血调节蛋白、组织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von Willebrand因子和β-血小板球蛋白是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缺乏关于Stuart-Prower因子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数据。凝血标志物在高血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有助于评估血栓风险、识别促血栓状态、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心血管并发症。通过了解与高血压相关的凝血异常,医疗保健提供者可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血栓事件,并优化患者护理。

原始出处:

Rafaqat S, Khalid A, Riaz S, Rafaqat S. Irregularities of Coagulation in Hypertension. Curr Hypertens Rep. 2023 Aug 10. doi: 10.1007/s11906-023-01258-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561240.

上一篇: EUROPEAN HEART JOURN...

下一篇: NEJM: 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改善早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