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精神医学大会|儿童青少年自杀研究进展

时间:2023-04-12 20:26: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3年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精神医学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大会于2023年3月29日-4月1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梅斯医学特整理本次会议即将公布的最新研究进展,精彩内容邀您持续关注!

来自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王文强教授就“儿童青少年自杀研究进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发言。

王文强教授首先介绍了儿童自杀研究近5年的研究热点,其中风险预测、高危行为、自杀者特征与自杀关系研究、自杀自伤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自杀原因/归因研究分别囊括近1/3的研究。此次汇报内容主要涉及自杀风险及其相关因素预警预防研究和自杀及自杀相关疾病的干预研究。

在2017年进行的一项横向研究——北马里亚纳群岛2017年CNMI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中,研究人员观察了17个健康风险行为包括暴力相关行为、物质使用、性行为和早期冒险行为以及与抑郁情绪和自杀行为相关的四个变量等之间的关系。最近的研究表明,交叉征状特征可能比诊断更能预测自杀风险。述情障碍和自杀企图之间的关系似乎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该研究是否关注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或者非自杀性自伤。在一项儿科急诊科青少年物质使用和自杀研究中,评估了儿科急诊科青少年患者物质使用及损害与当前自杀想法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最近的物质使用和男性性行为与青少年在急诊就诊期间报告当前自杀想法或行为的可能性较高有关。儿科急诊就诊期间的标准化筛查可以更有效地评估高危人群中的患者。在同伴影响对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影响的研究中,研究发现与有自杀想法/行为的同龄人的亲密关系与青少年自杀未遂史有关。通过了解同伴关系,同伴可能成为识别和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重要资源。

在自杀及自杀相关疾病的干预方面,王文强教授还介绍了自杀相关的双相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措施、体育锻炼与自杀预防、社会心理干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新的治疗选择。

最后,王文强教授进行了总结:儿童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国内外一个收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需要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实证性的研究与干预;儿童青少年自杀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轨迹和先兆表现,发现并干预这些高危风险因素,阻断自杀发展演变轨迹,可以挽救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儿童青少年自杀需要综合干预;新媒体、网络等在新形势下的自杀干预中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谨慎对待和综合治理。

上一篇: 羟氯喹在风湿免疫疾病合并复发性流产(RS...

下一篇: PNAS:诺奖获得者最新研究:收入提高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