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在美国心脏手术后肺动脉导管与住院期间结果的关联
时间:2023-08-21 11:39: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研究背景:
肺动脉导管(PAC)产生独特的血液动力学数据,可以在心脏手术中指导治疗决策。观察性研究表明,它们的使用可能会引发更高强度的围手术期治疗,但并未转化为改善结果。在没有随机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指南提出了不鼓励常规使用PAC的弱建议,同时承认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有作用,但缺乏证据。持续的不确定性导致国际实践普遍存在差异6,并且PAC的作用仍然具有争议,但受到了高度的编辑评论。目前来自单个中心或多中心的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有限的证据表明,在心脏手术背景下,接受PAC和未接受PAC的患者之间的临床结果,如住院期间死亡率、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率、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强心药使用、急性肾损伤和感染,可能存在差异。尽管这些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但其中很少有研究应用因果建模策略,或者足够大以在比较接受PAC和未接受PAC的患者的临床结果时将心脏手术患者分层为不同的亚组。因此,一个知识空白存在于PAC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二尖瓣/三尖瓣瓣膜疾病或联合手术等亚组患者中的应用,这一领域目前尚未充分研究。依赖大型行政数据库的研究可以通过利用国家样本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目标是使用1999年至2019年美国国家住院样本(NIS)数据、风险调整以及因果[定向最大似然估计(TMLE)]模型,检验接受PAC与住院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结果之间的关联,包括整体和亚组。为了检验肺动脉导管(PAC)在住院心脏手术患者中与住院期间死亡率和住院天数的关联,以及在住院心脏手术患者的亚组中的关联。
研究方法及结果:
使用1999年至2019年美国国家住院样本数据进行了次级分析,包括969,034份记录(男性占68%,平均年龄:65岁),代表美国成年心脏手术患者。其中323,929份记录对应于具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二尖瓣/三尖瓣瓣膜疾病和/或联合手术的患者亚组。我们使用回归和定向最大似然估计(TMLE)评估了PAC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住院心脏手术患者如果具有≥1个亚组特征,其住院期间死亡率更高,住院天数更长。在风险调整模型中,PAC的受试者和非受试者之间的住院期间死亡率相似,尽管PAC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亚组中的住院期间死亡率更高。接受PAC的患者住院天数较短,优于非受试者,但根据亚组存在变化。使用TMLE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PAC与住院心脏手术患者中较短的住院期和相似的住院期间死亡率相关。与PAC相关的不良临床结果仅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观察到。需要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认和扩展这些初步发现。
研究结论:
在这项涉及全国住院心脏手术患者代表性样本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接受肺动脉导管(PAC)和未接受PAC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率方面表现相似,但PAC受试者的住院时间较短。这些发现在根据选定特征定义的分层中大部分是均一的,即肺动脉高压、二尖瓣/三尖瓣瓣膜疾病和联合手术。PAC受试者的临床结果较PAC非受试者更差,仅在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亚组中存在,其中风险调整和TMLE分析中的结果各不相同。这些发现与之前进行的一些但不是全部相似假设测试的研究结果一致。PAC在心脏手术后临床结果中的具体作用仍然不确定。因此,需要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认和扩展这些初步发现。
原始出处:
Beydoun HA, Beydoun MA, Eid SM, Zonderman AB. Associ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with in-hospital outcomes after cardiac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1999-2019. Sci Rep. 2023 Aug 19;13(1):13541. doi: 10.1038/s41598-023-40615-6. PMID: 3759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