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及硬脑膜血管瘤丨影像诊断相关要点
时间:2023-05-12 10:38:2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颅骨血管瘤
概述:
-
良性骨内颅骨病变,主要是血管成分和一些非血管成分
影像
-
最佳线索:边界清晰的膨胀性颅骨病灶
-
额骨>颞骨>顶骨
-
通常为单发,但多发占15%
-
最佳影像检查:骨CT
-
边界清晰的膨胀的病灶
-
1/3有薄的周围性硬化边
-
内板和外板完整
-
外板常比内板更易扩展
-
骨小梁增厚伴放射状骨刺
-
MR的信号特征依赖于
-
缓慢流动的静脉血数量
-
红骨髓与黄骨髓(脂髓)的比率
-
骨小梁低信号
主要的鉴别诊断
-
单发“颅骨的孔洞”: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板障脑膜瘤
病理
-
分类基于主要的血管: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或混合型血管
临床要点
-
多数常无症状
-
颅盖血管瘤罕见:占骨肿瘤的0.2%
-
极少需要治疗
诊断纲要
-
血管瘤仅是大的“颅骨的孔洞”之一,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
(左)冠状位图像显示一个边界清晰的膨胀性的颅骨病变,为板障内骨小梁增厚,呈轻度蜂窝状表现。
(右) 冠状位T1WI C+MR显示不均匀强化的膨胀性颅骨血管瘤。异质性是血管强化合并低信号骨小梁的结果。
(左)切除的颅骨血管瘤。注意板层骨的放射性的骨刺,散布着大小不等的血管通道。
(右)轴位T1WI显示一个出血性颅盖血管瘤的变异型病例,包含既往出血的高信号。注意其他的典型表现,边界清晰的膨胀性病灶,外板较内板常受累及,包括板障内骨小梁增厚。
(左)轴位骨CT显示血管瘤的良性表现,呈边界清楚的、膨胀性的病灶,伴扇贝状边缘、骨小梁增厚形成“蜂窝”或网状、内板和外板完整。
(右)同一位患者,轴位T2WI显示高信号成分,主要是由于血液流速缓慢或静脉淤滞和脂肪所致。注意骨小梁增厚形成的“蜂窝”状或网状低信号。
(左) 同一个病例,矢状位T1WI显示基本上为等信号病灶的血管瘤, 较其上的脂肪性头皮稍暗。
(右)同一个病例,矢状位T1WI C+显示弥漫不均质强化,血管强化和低信号骨小梁的混合信号。
(左)轴位T2WI显示一个高信号有隔膜的硬膜下液体集聚(箭),与边界清晰的高信号颅盖病变(空箭)相连。手术时,发现一个颅骨血管瘤侵袭颅骨内板,硬脑膜穿孔并与硬膜下集聚的液体相交通。
(右)同一个病例,冠状位T1WI C+显示颅骨病灶显著强化。血管瘤与硬膜外、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较为罕见。
硬脑膜/静脉窦血管瘤
概述:硬脑膜和(或)静脉窦的脑实质外血管占位
影像
-
最佳诊断要点:显著的T2高信号,明显延迟强化
-
部位:海绵窦、桥小脑角、其他硬脑膜
-
骨CT:侵蚀或重建,无骨质增生
-
T1WI C+:可能是不均质强化,伴缓慢向心性“灌注”(类似于肝血管瘤)
-
最佳影像学检查:MR(包括动态T1WI C+)
主要的鉴别诊断
-
海绵窦:脑膜瘤、神经鞘瘤
-
桥小脑角:神经鞘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
-
硬脑膜:脑膜瘤、转移瘤、孤立性纤维瘤
临床要点
-
罕见
-
非肿瘤病变,生长非常缓慢
-
硬脑膜上病变的治疗:避免手术切除,除非有肿瘤生长的表现
-
海绵窦病变的治疗更加困难:由于病变部位、出血、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等,难以彻底切除
诊断纲要
-
经常误诊,术前常根据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脑膜瘤
(左) 轴位T2WI显示硬脑膜/静脉窦血管瘤特征性的显著高信号,甚至比脑脊液更亮。
(右) 轴位动态T1WI C+FS成像显示当病变还未强化时(空箭),正常海绵窦(细箭)的早期强化(左)。数秒后的影像(右)显示病变强化(弯箭),是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左) 患者头部外伤形成一个巨大的海绵窦血管瘤,轴位NECT显示左侧中颅窝和其周围变薄的颅盖骨。蝶鞍部分侵蚀和重建。此患者无病灶所对应的症状。
(右) 同一患者,轴位T1WI C+FS显示病变明显强化。病变起源于海绵窦,术中证实是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