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通过眼部OCT扫描或可提前检测到帕金森病的迹象

时间:2023-09-02 19:55: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眼睛可以作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窗口”,直接洞察我们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视网膜的高分辨率图像现在是眼科护理的常规组成部分,特别是一种被称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3D扫描,广泛用于眼科诊所。

近日,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摩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通过眼部扫描,可以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七年,发现帕金森病的迹象。相关研究已在Neurogy杂志上发表。这些研究结果源于迄今为止最大的帕金森病视网膜成像研究。

图片

图源:Neurogy

研究人员使用了AlzEye的数据,检测PD中的视网膜标志物。AlzEye是2008年至2018年期间在英国伦敦二级护理眼科医院就诊的154,830名40岁及以上患者的回顾性队列。

为了评估该事件中PD的视网膜标志物,研究人员还使用了英国生物库的数据,这是一个基于前瞻性人群的队列。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招募了67,311名40-69岁的志愿者,并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视网膜成像。研究人员利用OCT,测量了黄斑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RNFL)、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和内核层(INL)厚度。

同时,研究人员还建立了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s)来分析PD和视网膜厚度之间的联系。使用脆弱性模型(frailty models)估计了时间与PD诊断与视网膜厚度之间关联的危害比。

结果显示,在AlzEye队列中,PD组有700人、对照组105770人(平均年龄65.5±13.5岁,51.7%为女性)。PD组的GCIPL为-2.12微米(95%置信区间:-3.17,-1.07,p = 8.2×10-5);INL为-0.99微米(95%置信区间:-1.52,-0.47,p = 2.1×10-4)。

英国生物银行包括50,405名志愿者(平均年龄56.1±8.2岁,54.7%为女性),其中53人平均为2653±851天患上了PD。更薄的GCIPL(危险比:每标准差增加0.62,95%置信区间:0.46,0.84,p=0.002)和较薄的INL(危险比:0.70,95%置信区间:0.51,0.96,p=0.026)也与PD发病有关。

这项研究证实了之前关于明显更薄的GCIPL(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的报告,同时首次发现了更薄的INL。它进一步发现,这些层厚度的减少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这超出了其他因素或合并症造成的风险。

未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GCIPL萎缩的进展是否是由帕金森病的大脑变化驱动的,或者INL变薄是否先于GCIPL萎缩。探索这些可以帮助解释机制,并确定视网膜成像是否可用来支持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和复杂管理。

但是,该研究也没有关于患者帕金森病状况的详细临床信息(确切诊断日期、治疗模式和当前治疗),这些疾病可能与疾病持续时间或进展有相关的视网膜变化。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Siegfried Wagner博士表示,“我仍然对我们通过眼睛扫描发现的东西感到惊讶。虽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预测一个人是否会患上帕金森病,但我们希望这种方法能很快成为有疾病风险的人的预筛查工具。”

摩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的医疗总监Louisa Wickham解释说:“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增加眼部成像的使用将在未来对公共卫生产生巨大影响。OCT扫描比脑部扫描更具扩展、非侵入性、成本更低、更快。”

参考文献:

Siegfried Wagner et al, Retin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and prevalent Parkinson disease, Neurology (2023).

上一篇: JOURNAL OF HEART AND...

下一篇: Semin Arthritis Rheu...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