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声音丨米托蒽醌脂质体临床研究结果新鲜出炉!

时间:2023-09-11 19:58: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

米托蒽醌脂质体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2类新药,2022年01月07日获批上市,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研究成果,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目前获批的适应症为既往至少经过一线标准治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成人患者。米托蒽醌脂质体是全新蒽环类脂质体制剂,通过对粒径和形态的改良,安全性更高,提升给药剂量,获得更优疗。其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在近期国际会议(2023 ICML、EHA、ASCO)中陆续公布,现在就跟随e路新干线小编一探究竟吧!

01 米托蒽醌脂质体的“前世今生”

米托蒽醌脂质体-推陈出新

图片

米托蒽醌脂质体——“老药新突破”

  • 米托蒽醌脂质体通过对活性成分米托蒽醌进行脂质体包裹后,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组织分布,提高了治疗指数。

  • 该脂质体具有的60 nm粒径使其不易透过正常血管间隙,能够选择性向肿瘤组织富集,在肿瘤微环境中以适合的释药速度持续释放药物,进而发挥抗肿瘤活性1。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降低了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而且基本避免了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药物输注相关反应等脂质体药物常见不良反应2

  • 关键Ⅱ期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发/难治PTCL患者中,米托蒽醌脂质体单药ORR达到41.7%(95% CI:32.3%-51.5%)对常见亚型均具有较好疗效,且对蒽环天然耐药的NK/T细胞淋巴瘤疗效显著,突破了既往临床经验3

图片

米托蒽醌脂质体关键Ⅱ期研究-不同淋巴瘤亚型的疗效结果

02 米托蒽醌脂质体登陆国际舞台

淋巴瘤领域

1. 2023 ICML(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

(1)吉西他滨+依托泊苷+米托蒽醌脂质体+地塞米松+培门冬酶方案治疗新诊断的早期非上呼吸消化道(NUAT)或晚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初步结果4:5例患者经PET-CT结果评估,CRR达到80%,且达到CR的患者通过二代测序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均为阴性,3-4级AE发生率为13.3%。因此,从这些初步数据来看,该方案一线治疗早期NUAT或晚期ENKTL患者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毒性,该证据支持进一步入组。

患者详情

图片

图片

患者二代测序结果

(2)西达本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米托蒽醌脂质体(CHI-GVM)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Ⅱ期研究的初步结果5:在可评估疗效的4例患者中,2例患者达到的最佳疗效为CR,2例患者出现了PD,1例患者达到了CR并接受了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3-4级AE发生率为33.3%。CHI-GVM方案针对R/R PTCL患者初显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控。

患者详情

图片

白血病领域

1. 2023 EHA(欧洲血液学年会)

(1)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型)6:该项Ⅰ期剂量递增研究(遵循3+3剂量递增和递减原则)共纳入6例患者,第1周期0剂量水平下(米托蒽醌脂质体18 mg/m2)纳入3例患者,出现2次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后,将米托蒽醌脂质体减至-1剂量12 mg/m2并纳入3例患者,未出现DLT。6例患者均达到CR或CRi,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CLAG方案治疗时的初步推荐剂量为12 mg/m2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结论尚待进一步验证。

图片

诱导方案以及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变化详情

(2)基于体外药敏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的临床研究7:中位随访1.54(0.72-5.98)个月,体外高通量药敏筛选结果与临床疗效的一致率为54.55%(6/11)。入组的11例患者中,7例患者达到复合完全缓解(CRc),ORR和CRc率均为63.64%,移植后复发患者的ORR甚至高于化疗期间难治或复发患者(66.67% vs. 60%)。在单药敏感试验中,米托蒽醌脂质体为高敏感药物,且多数患者采用了含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的联合方案治疗。最常见的AE为血液学相关,目前尚无因治疗而死亡的病例。结果表明,在R/R AML患者中,基于药敏试验的个体化方案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含米托蒽醌脂质体的联合方案

图片

游泳图-患者疗效

(PLM:米托蒽醌脂质体;VEN:维奈克拉;Selinexor:塞利尼索;AZA:阿扎胞苷;Ara-C:阿糖胞苷;CTX:环磷酰胺;Homoharringtonine:高三尖杉酯碱;Gilteritinib:吉瑞替尼)

2. 2023 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

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方案治疗成人AML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8在初治和复发/难治患者中的CRc(CR+CRi)分别达到72% vs. 24.6%,ORR(CR+CRi+PR)分别为92% vs. 40.4%安全性方面,大多数AE为血液学毒性。这一结果显示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方案针对成人AML具有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并显示出可耐受且可控的安全性。

患者疗效总结

图片

小结

目前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米托蒽醌脂质体治疗T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初步取得了有希望的疗效。同时相关研究和联合治疗方案还在不断探索中,期待为更多患者带去治疗希望!

参考文献 

1. C. L. Li, et al. Eur J Pharm Biopharm. 2008 Oct; 70(2): 657-665.

2.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 Y. B. Youssef, et al. Kulak Burun Bogaz Ihtis Derg. 2012 Sep-Oct; 22(5): 275-283.

4. W. Xu, et al. 2023 ICML Publication-614.

5. W. Xu, et al. 2023 ICML Publication-617.

6. Q. Wen, et al. 2023 EHA Publication-1850.

7. E. L. Jiang, et al. 2023 EHA Publication-1848.

8. J. Ma, et al. 2023 ASCO Poster-7039.

上一篇: 【综述】| 共培养策略在类器官研究中的应...

下一篇: 乳腺癌是如何来的?绝经前每个乳腺上皮细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