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医院产科关闭,这一波产科寒冬引发思考

时间:2023-09-27 20:17: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9月25日,浙江宁波,有网友称鄞州二院产科关闭,记者从该院工作人员处获悉关闭科室的消息属实。一位鄞州二院产科工作人员在网络发布告别视频,表示产科虽然关了仍会在其他科室为患者服务。9月26日,鄞州二院工作人员表示,产科9月18日已经关闭了不开了,是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关闭的,科室医生部分分流到妇科,其余分配到其他医院。

分娩量下降,产科遇冷

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底,宁波全市拥有户籍人口621.1万人,其中市区314.2万人。按性别分,男性305.2万人,占49.1%,女性315.8万人,占50.9%。2022年全市出生34556人。人口出生率为5.58‰,死亡率为6.83‰,自然增长率为-1.25‰。2022年全市人口净迁入35157人,净迁移率为5.67‰。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一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些年来,各地医院的产科医护都在科室里感受到了生育率的下降。

贵州省某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妇产科医生介绍,今年该院的分娩量较同期下降了近30%,县城内三家公立医院的新生儿出生率都在降低,医护的薪资也受到影响。湖南省某三甲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介绍,产科是该院的品牌,分娩量一直排名全省前列,但最近,产妇多到加床的情况已经较为少见。

一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产科医生表示,“过去分娩量可能一天七八个、十来个,现在几天一个,能一天一个就不错了。”今年,医院的分娩量竟然减少了一半以上。

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少医院产科业务遭受了严重冲击。一些医院甚至因为分娩量过少,无法维持产科的运营,不得不做出关闭产科业务的决定。

2023年5月7日,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公告。公告称,根据医院学科发展规划,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开始暂停产科助产服务(产科门诊照常开放)。

产科的唯一出路是转型

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曾表示:虽然说产科的发展很难,但是办法还是有的,就是要转型,要从粗放式管理往科学管理和精益管理转型。

针对目前的挑战,产科转型发展可以有三个方向:改善客户体验,学科建设,口碑/品牌/IP的打造。

1、改善客户体验

想要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需要整个医护和管理团队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心智和行为,这是一个痛苦的,需要触及灵魂的改变。

虽然现在公立医院一直在说要以患者为中心,其实说的和做的并不一致。就拿公立医院的一次产检为例,最简单的一次产检,要经历预约,挂号,候诊,看诊,开化验单,开检查单,排队付费,排队抽血,验尿,排队做B超以及其他检查,像做B超这种检查多数情况下是当天做不了的,还是预约好几天甚至是1-2周以后的,做好了还要再二次候诊等待看医生,看过了,开了药,还要排队付费,排队拿药。虽然有些环节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来解决,但是流程还是免不了的。

产检看医生的时间只有3-5分钟,排队等候的时间需要整整半天,需要经历十几个环节,好多个窗口,看N多个医生,护士,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脸色。

如此复杂的环节,繁琐的流程,如何能够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2、学科建设

在产科分娩量持续下降的今天,只能提供me too服务的科室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有可以为患者创造价值的能力,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是王道。

产科的学科建设强调系统规划,按照专科-亚专科-专病的层次设计,落地执行的时候则是要从专病开始,专病建设即创造差异性和唯一性,让你成为得了这个病的患者的首选。

3、口碑/品牌/IP打造

现在除了医疗行业之外,其实各行各业都在打造IP,已经进入了一个所谓的体验经济时代。单纯靠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性已经不足以满足群众的需求,还需要讲究颜值、个性与体验。大家越来越愿意为自己喜欢的、有调性、有IP的产品服务支付更高的费用。

总之,产科倒闭现象的产生,是人口出生率下降背景下的必然结果。面对困境,医院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业务结构,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 Nat Biotech:黄力夫教授团队发...

下一篇: PLAST RECONSTR SURG:...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