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实性结节伴空洞,随访无吸收好转,会是肺癌吗?结果出乎意料之外!

时间:2023-10-03 17:18: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我常说,只要是磨玻璃结节伴空泡征的基本上就没有碰到过良性的!当然这是包括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但在实性结节中,却不是这样的。实性结节伴空泡或空腔则可以是良性的。而临床上,因为实性密度的若是恶性,则风险明显高于磨玻璃密度的结节,所以当我们发现肺实性结节伴空腔或小空洞时,一般随访或抗炎治疗后复查,或完善结核、隐球菌等相关检查,若找不到依据,则仍可能需要手术以明确病理诊断。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就是查出实性结节伴空腔,口服消炎并随访对比无好转,而位置又在肺外周部位,我们最后楔形切了化验,病理却证实不是肺癌。

病史信息:

患者,男性,65岁,检查发现左下叶结节三个月,曾口服消炎治疗后复查无任何吸收好转。相关肿瘤指标无异常,呼吸道无症状。

影像展示与分析:

非薄层:

图片

右下叶有个磨玻璃结节,轮廓清楚,有小空泡征,有微小血管进入,考虑肿瘤范畴的可能性大,但密度还低,应该以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目前风险不高,能随访。

图片

左下磨玻璃结节,轮廓清楚,与血管关系密切,内部密度欠均匀,考虑肿瘤范畴的,以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

薄层影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右下病灶密度其淡,中间有小空泡,微血管纤细,没有异常增粗,灶内无实性成分,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肺泡上皮增生,目前风险小,能随访。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下病灶密度较高,不像非薄层上显示的磨玻璃密度,而是基本上实性的,中间有空腔征,若同样考虑肿瘤范畴,则风险高于右侧的。所以重点关注左下病灶,需要再看其靶扫描重建的情况。

靶扫描影像:

图片

病灶密度高,且不均。有微小血管进入。

图片

中间的密度低点,反晕征;有微小血管进入,但说不上异常增粗;实性成分明显,边缘不光滑,有点毛糙。

图片

边上有棘突征;密度较高,中间密度低,整体轮廓清。

图片

边缘毛刺;中间空泡征;轮廓清楚。

图片

空泡征、血管征,密度不均,边缘毛糙。

图片

似有点有像血管弯的样子。

图片

血管贴边,密度较高,中间空泡。

图片

血管征明显,密度不纯,实性成分明显;中间空泡征;连续有毛刺的样子。

影像判断:

右下考虑肿瘤范畴的不典型增生,但目前风险低,可先随访;左下的病灶初次发现时曾嘱其口服抗炎后再3个月左右复查,此次复查影像对比无任何好转或吸收。此灶有较多倾向恶性的影像表现,但边缘略糊,进入血管纤细,似乎与恶性不是十分符合。但这种密度若是真恶性,则至少是微浸润性腺癌,也可能是浸润性腺癌腺泡为主型。由于位置好,能楔形切除先送病理检查,即使良性,损失不大,肺功能影响小。所以个人仍建议其切了为妥。

最后结果:

患者与家属商量后同意手术,我们为其进行了单孔胸腔镜下左下叶部分切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佳。

图片

大体标本上看,灰黑色,质偏硬,但不是平常多见的腺癌那种灰白较为致密的表现。

图片

病理结果示:细支气管腺瘤!

感悟:

我们曾经专门分析过细支气管腺瘤这种疾病,但当时的总结基本上是位于肺外周部位、有明显血管征、整体轮廓较清、有毛刺征且密度不太纯的磨玻璃结节。好像之前碰到的没有实性成分为主的,看来总结仍得继续。当然,此例从风险角度与手术创伤的权衡来讲,以简单易行且创伤小、恢复快的单孔楔形切除来明确诊断并去除病灶,仍是利大于弊的。再次碰到类似病灶,建议手术仍可能是合适的。

上一篇: 问诊分析:因肺癌已经切了右下肺叶,左侧又...

下一篇: 补充氧气和机械通气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