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正中神经双束变异引起腕管综合征
时间:2023-10-06 23:17: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病例
患者女,46 岁,因右手拇、示、中、环指麻木 20年,加重 3年来院就诊。夜间症状加重,影响夜间睡眠,甩手、按摩后症状可缓解。
体格检查
右手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感觉减退,浅痛觉消失,深痛觉存在,拇对掌活动正常,大鱼际肌肉轻度萎缩,Phalen 试验(+),腕部Tinel 征(+)。
肌电图检查示
正中神经支配拇短展肌未见自发电活动,募集反应呈单纯相,分别在腕部、肘部刺激右正中神经,在拇短展肌记录 CM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
其潜伏期分别为6.45 ms、11.3 ms
-
波幅分别为 11.4 mV、11.1 mV
-
腕至肘运动传导速度 45.5 m/s
-
右中指正中神经SNAP 波幅 3.9 uV
-
感觉传导速度 27.7m/s
腕部神经超声检查示
右腕部正中神经阶段性异常增粗,于豌豆骨水平分成双束(图1),两束正中神经完全分离,直径约相等(图2)。
左侧腕部正中神经为单束,未见异常。
诊断:右侧腕管综合征。
在平卧体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于右手掌近端大鱼际纹尺侧约 0.5 cm处做长约 2 cm纵行切口,游离软组织,切开腕横韧带,见腕横韧带增厚、质韧。
术中探查见腕管内两根平行正中神经,粗细基本相同,每束与正常人正中神经直径基本相同(图 3,4)。
两束正中神经均于腕横支持带近端嵌压,局部充血水肿,质地无明显变性。
术后 3 天患者自诉夜间麻痛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 5 个月复查肌电图示:
-
拇短展肌未见自发电活动;
-
募集反应呈单纯混合相;
-
腕部刺激正中神经,拇短展肌 CMAP 潜伏期为 4.3 ms,波幅 11.6 mV,正中神经中指 SNAP 波幅 7.8 uV,感觉传导速度(SNCV)45 m/s。
术后 6 月来院复诊,右手感觉完全恢复正常,大鱼际肌肉萎缩已完全恢复。
二、讨论
造成腕管综合征(CTS)病因较多,包括腕管的容量减少和腕管内容物增加;
如月骨前脱位、腕部骨折、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及腕部肿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解剖异常、正中动脉压迫、栓塞及腕部外伤等。
但关于正中神经变异引起腕管综合征的文献较少。
王哲等报告1例不属于Lanz分型的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变异引起CTS,其屈肌支持带远端存在 1 束正中神经分支的盲端,该端的深面有两束正中神经穿出。
本例患者的特点是正中神经双变异自腕管近端分成双束,每束粗细接近正常正中神经而引起的 CTS,其特点符合 Lanz 分型的正中神经裂型。
临床上正中神经裂型变异率较低,国内Chen 等报道为3.1%、国外Iannicelli 等报道也仅为 2%,因此正中神经裂型再发生CTS 甚为罕见。
该CTS 患者发生的病因是腕管内正中神经双束变异使得腕管内容物增加,引起腕管内压力增高。
因此,在行 CTS 手术时,尽管正中神经变异的可能性小,但仍需充分考虑正中神经变异引发CTS可能。
因此,行 CTS 术前建议辅助神经超声检查,明确腕管内正中神经有无变异。
术中操作需注意分辨正中神经与肌腱,防止将变异的 1 束正中神经误认为肌腱以及术中牵拉、钳夹等造成医源性损伤。
来源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手术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1-72.
王哲,李智勇,陈郁鲜,等. 正中神经在腕管变异一例[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2): 203. DOI: 10.3760/cma. j. issn. 1001-2036.2015.02.035.
Lanz U.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themedian nerve in the carpal tunnel[J]. JHand Surg Am, 1977, 2(1): 44-53.
Chen L, Chen J, Hu B, et al. Sonographic findings of the bifid median nerve andpersistent median artery in carpal tunnel: apreliminary study in Chinese individuals[J].Clinics (Sao Paulo), 2017, 72(6): 358-362.
Iannicelli E, Chianta G A, Salvini V, et al.Evaluation of bifid median nerve withsonography and MR imaging[J]. JUltrasound Med, 2000, 19(7): 481-485.
陈步国,吴贞志,董自强等.正中神经双束变异引起腕管综合征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2,40(04):503.DOI:10.13418/j.iss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