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T RECONSTR SURG:694例二期胸肌前与胸肌下乳房再造的手术和患者报告结局

时间:2023-10-08 17:21: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关于乳房再造患者植入假体的最佳平面的意见不断演变。最初乳房假体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被放置在皮下平面。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较高并发症风险,如包囊收缩率超过50%因此,大多数整形外科医师放弃了胸肌前入路,而选择肌下置入。肌下平面再造通常导致乳房位置过高、受限和不自然的外观,并且导致患者明显的不适。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评估了胸肌前和胸肌下假体乳房再造(IBR)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作者机构接受二期IBR(组织扩张器后置入假体)的患者。于接受胸大肌前和胸大肌下组织扩张器的患者之间比较了手术和患者报告的结局。接受胸肌下组织扩张器后接受胸肌前置入假体等位点转换的患者被排除。

481例患者共完成694个再造手术,83%的组织扩张器位于胸肌前平面,而17%的组织扩张器位于胸肌下平面。胸肌前组的平均体重指数较高(27 vs . 25 kg/m2, P = 0.001),而术后放疗在胸肌下组较常见(26% vs . 14% P = 0.001)。胸肌前组和胸肌下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3%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87)。两组的个别并发症发生率也相似。回归分析表明,置入物位置与总体并发症、感染、主要并发症或置入物取出不相关。两组的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状况性生活状况的平均评分相似。胸肌下组至置入物交换的中位时间显著较长(200vs . 150天,P<0.001)

综上,与胸肌下IBR相比,胸肌前乳房再造可获得相似的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由鉴于其安全性、不易运动变形、较低的并发症率、自然的乳房外观和易于操作等特点,胸肌前乳房再造已成为假体乳房再造的主要置入平面。

原始出处:

Asaad M, Yu JZ, Tran JP, et al. Surgical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of 694 Two-Stage Prepectoral versus Subpectoral Breast Reconstructions. Plast Reconstr Surg. 2023;152(4S):43S-54S. doi:10.1097/PRS.0000000000010380

上一篇: Cell:刷新认知!基因编辑容易导致染色...

下一篇: 指南推荐|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