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胆囊里的“花环征”

时间:2023-10-09 17:27: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花环征:又名光环征。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CT造影或MRI检查时,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多发小点状对比剂充盈或液体信号,与胆囊相通,形似花环,称为花环征,是胆囊腺肌瘤病胆囊壁内增厚的罗-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g)充盈对比剂所形成的。根据病变范围,胆囊腺肌瘤病可分为3型:

图片

①弥漫型(广泛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增厚的壁内可见憩室;②节段型(环状型),特征性表现为胆囊壁的环形增厚,环形增厚的典型部位为胆囊体部,在大体标本中胆囊呈沙漏状改变,把胆囊分隔成相互连通的2个小腔;③局限型(基底型),最常见,又称腺肌瘤,其特征性表现为胆囊底部边界较清的肿块,呈半月状或新月形(即小帽征)

扩展阅读

病因病理

胆囊腺肌症,也称胆囊腺肌瘤病,其不属于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

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一般不到达肌层,影像上难以发现。若由于胆囊粘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增生的粘膜上皮伸入肌层,罗阿-氏窦 数目就会增多、扩大成囊状,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膜层,形成粘膜内憩室。罗-阿氏窦的形态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直径可自针尖大小至8-10mm左右,类似壁间小憩室,与胆囊腔相通。

胆囊腺肌症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

弥漫型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

节段型表现为胆囊壁中部(体、颈)节段性增厚,胆囊腔局限型狭窄;

局限型或呈基底型,表现为胆囊底部局限性增厚如帽状或三角形。有学者称为“小帽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隐痛,部分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多伴有胆囊结石,少部分无症状。

影像学表现

胆囊底部多见,分弥漫型、节段型和限局型,壁增厚3〜5倍,可见壁内憩室,有时胆囊内可见横行分隔,与胆囊壁强化一致。如果见到受累部分胆囊壁内有小囊样间隙,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的原因很可能是胆囊腺肌瘤病.

图片

增强CT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可见小囊样间隙,为罗-阿氏窦。

图片

T2加权像可见胆囊远侧部分多发囊性高信号,即珍珠项链征。

图片

CT增强示胆囊底局限性增厚,并可见多个小囊样间隙。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横断影像检查,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相对常见,且多为偶然发现。偶然发现胆囊壁增厚时,主要诊断考虑为腺肌瘤病与胆囊癌。虽然胆囊腺肌瘤病偶可呈实性改变,与恶性肿瘤相似,壁内憩室是腺肌瘤病诊断的可靠依据。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的原因包括息肉、胆囊炎、肝炎、肝硬化与腹腔积液。

上一篇: 怀孕早期使用地屈孕酮是否与出生缺陷有关?

下一篇: PCOS患者调经、促排卵、降雄,用药方法...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