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炎症后息肉负荷作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结局的预后标志

时间:2023-05-22 12:50: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炎症后息肉(PIP)是一种息肉样结构,突出于粘膜表面,并没有恶性潜质。结肠PIP常见于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的患者,据报道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患病率是结肠克罗恩病(CD)的两倍。IBD中的PIP与更严重的炎症、更高的结肠切除率和更需要生物治疗有关。患有PIP的IBD患者与未患CRC的患者相比,CRC风险明显增加([OR]2.01;95%[CI]1.43–2.83)。CRC有几个危险因素,如疾病持续时间、范围和活动、CRC家族史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炎症性肠病 [IBD],即克罗恩病 [CD] 和溃疡性结肠炎 [UC],表现出持续、复发和缓解的模式,PIP 是慢性病的常见后遗症。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高 PIP 负担是否与 IBD 患者更严重的病程相关,进一步识别不良预后体征,避免治疗不足,从而实现深度在病程早期缓解,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益。

 

 

 

这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人员从每个中心的内窥镜数据库中检索先前诊断为 PIP的IBD患者。对PIP负担进行了评估,并将其与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以及疾病因素相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共招募了504名患有PIP的IBD患者 [男性:61.9%]。IBD 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 36.9岁。大多数患者 [74.8%] 被诊断为UC。53.4%的患者存在高PIP负担。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高PIP负担与治疗升级(风险比 [HR] 1.35,95% 置信区间 [CI] 1.04–1.75;p  = 0.024)、住院 [HR 1.90;95% 置信区间 1.24–2.90;p  = 0.003],需要手术 [HR 2.28;95% CI 1.17–4.44,p  = 0.02] 和诊断时年龄较小 [HR 0.99,95% CI 0.98–0.99;p  = 0.003]密切相关。

 

 

本项研究证实PIP负担与更严重的结果相关。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应侧重于 PIP 负担的特征,以进一步对该患者队列进行风险分层。

 

 

 

原始出处:

Pierre Ellul and others, Post-inflammatory Polyp Burden as a Prognostic Marker of Disease-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Volume 17, Issue 4, April 2023, Pages 489–496, https://doi.org/10.1093/ecco-jcc/jjac169

上一篇: 《全民豆奶饮用指南》重磅发布,助力国民营...

下一篇: 社区CKD早期筛查指导,从知到行 ——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