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中最常遇到的88个问题

时间:2023-10-22 15:11: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双拐步行训练的方法:

(1)  交替拖地步:将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脚附近。

(2)  同时拖地步: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拖地移动至拐脚附近。

(3)  摆至步:移动速度较快,可减少腰部及髋部用力。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双足在拐脚附近着地。此种步行方式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 

(4)  摆过步: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双侧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拐杖着地点前方的位置着地。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 

(5)  四点步:是一种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步行方式。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  4  个点在地面,即左拐一右足一右拐一左足,如此反复进行。步行环境与摆至步相同,适用于骨盆上提肌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以及老人或下肢无力者。 

 (6)  两点步行: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较快。一侧拐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另一侧拐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步行环境与摆过步相同。此步行方式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拐杖减轻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行后练习。

  (7)  三点步行: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态。患侧下肢和双拐同时伸出,双拐先落地,健侧待三个点支撑后再向前迈出。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 

2.关节压缩技术的方法:

通过刺激承重关节的感受器以促进关节周围肌肉的共同收缩和稳定。可采用形成承重的姿势或在重力的基础上附加徒手外力来达到此效果。作用:增强承重关节的稳定性。注意事项:压缩的力量要得当,新近的骨折、手术后近期不可采用。   

3.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治疗的目的:

(1)  改善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功能。 

(2)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上一篇: 第31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 20...

下一篇: 第31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 20...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