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Radiol:基于CT的细胞外体积分数在直肠腺癌术前病理分级中的预测价值

时间:2023-10-31 14:39: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且其发病率持续上升。直肠癌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肿瘤的分化程度十分重要。在临床实践中,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报告通常包括组织学等级。根据腺体形成率,结直肠癌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然而,分化好的肿瘤和中度分化的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相似的,这使得组织学上的区分十分困难。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两级分类法取代传统的分类方法,将中度分化和良好分化的肿瘤归为低级别,将分化不良的肿瘤归为高级别。肿瘤切除后,高等级直肠癌的复发风险比低等级直肠癌高,预后也差。术前放疗或化疗可以改善高等级直肠癌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率。然而,这种新辅助治疗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识别和治疗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同时也要避免低级别直肠癌术前过度治疗可能造成的副作用。

目前,诊断直肠腺癌的 "金标准 "是活检标本的病理报告,但活检是有创的,而且由于不能确定直肠腺癌的分化而受到限制。以往的研究表明,结直肠腺癌的微血管密度(MVD)、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纤维化与肿瘤分化明显相关。通过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量化的血管内和血管外体积分数分别与MVD和基质纤维化呈正相关。细胞外体积(ECV)是血管外体积和血管内空间之和,可以反映MVD和基质纤维化程度,从而全面代表肿瘤微环境。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根据CT确定的ECV作为指标来评估直肠腺癌的病理等级。


近日,发表在Eur J Radiol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不同病理等级的直肠腺癌ECV之间的差异,以及由CT确定的ECV协助临床预测直肠腺癌病理等级的能力及价值。

本项研究前瞻性地分析了43名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了增强CT成像。记录了平扫、动脉相、静脉相和平衡相的数值,并获得了绝对的对比增强CT差异ΔS1 = HUarterial phase-HUplain扫描,ΔS2 = HUvenous phase-HUplain扫描,ΔS3 = HUbalance phase-HUplain扫描。原发病灶的ECV是通过测量平扫和平衡阶段感兴趣区域的CT值来计算的。根据结直肠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标准(非特殊类型,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标准),将患者分配到低级别组或高级别组。对两组之间的参数差异进行了统计学意义的评估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诊断效率。 

43名入组患者[高等级组12人(27.9%),低等级组31人(72.1%)]的平均年龄为64.47岁。动脉期(P=0.005)以及ΔS1(P=0.006)、ΔS3(P=0.021)和ECV(P<0.001)在高等级组和低等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ECV(P<0。 001)和ΔS3(P=0.042)与病理等级正相关,动脉期相(P=0.025)和ΔS1(P=0.005)负相关。ROC曲线显示,ECV在评估直肠癌的病理等级方面的疗效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892(95%置信区间:0.757-1.000)。诊断阈值为34.42%,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3.9%。 


图 典型案例图。注:a:男性,67岁,病理证实为高级别直肠腺癌(a3)。ROI在平扫(a1)和平衡(a2)期,ECV为48.26%;b:女性,69岁,病理上证实为低级别直肠腺癌(b3)。ROI在平扫(b1)和平衡(b2)期,ECV为26.28%

本项研究表明,使用增强CT获得ECV有助于预测直肠癌的病理等级;然而,这一结果还需在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原文出处:

Qingyang Li,Jiaqi Bao,Yuqi Zhang,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CT-based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in the preoperative pathologic grading of rectal adenocarcinoma: A preliminary study.DOI:10.1016/j.ejrad.2023.110811

上一篇: 【协和医学杂志】肠道微生物群对疫苗免疫效...

下一篇: 影像诊断 | 腓骨肌萎缩症(少见、有特点...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