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手机不离手,或导致精子数量、浓度下降

时间:2023-11-05 11:42: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精子数量、浓度和不育之间的联系是公认的,精子数量不仅是男性健康的一个指标,更是人类生育能力的指标。而精子数量的下降还与慢性病、睾丸癌和寿命缩短等息息相关。

此前,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人类生殖更新》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emporal trends in sperm coun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samples collected globally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在过去46年间,全球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了50%以上,并且近年来加速下降。这种下降反映了与我们现代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全球危机,对人类物种的生存具有广泛影响。

众所周知,多种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与精子数量下降有关,包括肥胖、吸烟、喝酒和心理压力等。近年来,手机的使用大幅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设备发出的射频电磁场(RF-EMF)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对生殖功能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

2023年10月31日,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生育与不育》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reported mobile phone use and the semen quality of young me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频繁使用手机,与精子数量、浓度下降有关。与每周使用手机小于1次的男性相比,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0次的男性,与精子浓度降低21%相关,与精子总数降低22%相关

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886名瑞士普通男性参与者,年龄在18-22岁之间,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者的手机使用频率,以及不使用手机时的放置位置等参数,参与者还提供了一份精液样本,分析了手机暴露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联。

对于手机使用频率,分为5组:每周小于1次、每天1-5次、每天5-10次、每天10-20次,每天超过20次。

不使用手机时,手机放置的位置包括:裤子口袋、夹克口袋、皮带包或不在身体上。

研究发现,与每周使用手机小于1次的男性相比,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0次的男性,精子浓度降低21%,精子总数降低22%

图片

此外,与每天使用手机1-5次或每周使用小于1次的男性相比,每天使用手机5-10次的男性精子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参考值的风险升高,与此同时,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0次,精子浓度和总数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育龄男性参考值的风险分别增加30%和21%

图片

在连续分析中发现,每天每使用10次手机,精子浓度下降0.062,精子总数下降0.108

图片

最后,研究还发现,精子活力和精子形态的差异与手机使用频率无关,手机不使用时的放置位置也与精液参数无关。

有趣的是,手机使用频率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联,2005-2007年之间更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08-2011年和2012-2018年之间逐渐减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模式符合向新技术的过渡,从2G到3G和4G,对应着手机发射功率的降低。

尽管如此,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不能表明其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尚不清楚手机使用和射频电磁场可能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作用方式。

研究人员认为,手机射频电磁场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加热,使睾丸温度升高,可能会阻碍精子产生;或是射频电磁场可以通过改变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及促性腺激素等分泌来间接影响精液质量。

综上,这些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表明,较高的手机使用频率与较低的精子浓度和总数相关,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其中的机制,以及确认观察到的关联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ertnstert.2023.09.009

上一篇: 【协和医学杂志】数字疗法在慢性疼痛诊疗中...

下一篇: 【协和医学杂志】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