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疗效缺乏证据

时间:2023-11-26 21:26: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疾病,但多达60%的患者对循证心理疗法没有反应,抗抑郁药物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在特定皮质区域产生微弱电流,从而产生电场并调节神经元活动。典型的 tDCS 设置包括阳极和阴极。根据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阳极刺激被视为兴奋性刺激,而阴极刺激则被视为抑制性刺激。重要的是,在儿科人群中仅有轻微和短暂的副作用(如瘙痒或刺痛)。既往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tDCS 治疗在减轻抑郁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但较小的效果。在大多数纳入的研究中,都采用了双额电极设置,阳极置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阴极置于右侧前额叶皮层。

本文旨在回顾有关 tDCS 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现有证据。该系统性综述检索了 PubMed、MEDLINE 和 PsycInfo 数据库,收录了截至 2022 年 7 月 1 日发表的文章。文献检索使用了以下检索词: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变电流刺激、经颅随机噪声刺激、儿童、青少年、少年、儿童、青少年、儿科、早发、青年、抑郁症、MDD、情绪、情感和癔症。纳入了所有报道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患有抑郁症或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小于 18 岁)的随机和非随机试验及病例报告。

最初的文献检索结果为 497 条。下图是系统文献检索的详细流程图。与预期和既往证据相反,本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没有发现任何一项已发表的研究。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证据基础仍然不足。目前尚不清楚 tDCS 在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一结论与将 tDCS 用于治疗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自闭症谱系障碍以及成人抑郁症的证据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与其他疾病相比,tDCS 在成人抑郁症中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此外,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 tDCS 系统性综述发现,有六项研究(n = 153)针对多动症患者,有六项研究(n = 212)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并进行了多次 tDCS 治疗。作者总结说,有证据表明 tDCS 的疗效很有希望,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报告了结果指标的改善情况。总体而言,情况与 TMS 或抗抑郁治疗相似,两种治疗方法的 RCT 或研究力量有限,无法得出对青少年有明显疗效的结论。

Fig. 1

Fig. 1. PRISMA flow diagram depicting the present systematic search and study selection procedure.

目前的研究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两难选择,要么将成人的研究结果转化为青少年的研究结果,要么接受治疗方案有限的事实。然而,至少在使用 tDCS 时,在归纳成人的研究结果时需要谨慎。

青少年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是多种多样的,与成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额叶激活特征似乎发生了逆转。在成人抑郁症中通常表现为低激活的 DLPFC 区域,在青少年抑郁症中与各种任务中的负面刺激相关时却表现为高激活。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 tDCS 治疗基础的额叶失衡假说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青少年抑郁症?然而,成人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前额叶-杏仁核网络的功能耦合均已受损。

鉴于对 tDCS 特定神经调节治疗效果的了解有限,双额部刺激设置可能也适用于青少年抑郁症。制定临床刺激方案时,考虑青少年抑郁症的年龄特异性变化可能是有意义的。由于相同的刺激设置(如强度、电极片大小)会导致儿童皮层电流密度高于成人,因此人们一致认为需要建立与年龄相关的 tDCS 刺激模型。与成人不同的是,在较低剂量的强度下,可以观察到刺激效果的反向变化。例如,成人接受 2 毫安的阳极和阴极刺激后,皮质脊髓兴奋性都会增加。与此相反,儿童在低至 1 毫安的刺激强度下也能观察到这种变化。考虑到病理生理学方面的差异,不仅针对不同年龄段,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患者实施不同的刺激设置可能也很有意义。

原始出处:

Vöckel J, Spitznagel N, Markser A, Sigrist C, Koenig J. A paucity of evidence in youth: The curious case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for depression.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4;91:103838.

上一篇: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影像操作及分级

下一篇: 病理规培图库 || 唾液腺导管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