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界,EGFR基因T790M的肠癌用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真管用!

时间:2023-11-27 11:28: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尽管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的突变很常见,但是在肠癌里发生突变的概率很低,大概只有3%。不过在我看到3%的这个数字时候也是感觉很高了,因为在我们理解的肠癌患者里不可能存在EGFR基因突变,那是肺癌才有的基因突变。但是今天我们癌度通过一个治疗案例给到大家一些理念,肠癌患者可能存在EGFR基因的T790M突变,而且使用靶向药奥希替尼起效了。

图片

参考文献刊例图

一、肠癌患者用肺癌的靶向药,起效了

这是一名72岁的白人女性,主诉为右上腹疼痛。2020年11月,她被诊断为转移性乙状结肠腺癌并累计到肝脏。这个老人曾经是一个轻度吸烟者,不过在确诊为肠癌前10年就戒烟了。在对肝部病灶进行活检使用600个基因进行测序后,结果显示为RAS、BRAF基因野生型,微卫星稳定型(MSI-L)、PD-L1表达阴性,此外还发现TP53和APC基因突变,EGFR基因存在扩增。血液样本基因检测发现EGFR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突变丰度高达12.3%

这个老人希望保持生活质量,尽量减少去癌症中心的次数和治疗不良反应。为此她拒绝了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化疗),2020年12月,临床医生讨论了她的情况建议使用EGFR抗体治疗,她接受了帕尼单抗、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治疗,但由于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她拒绝接受该方案的进一步治疗。2021年1月转为氟尿苷/替吡西加贝伐单抗治疗,11个月之后病情出现进展。

2021年12月,这个患者开始接受瑞戈替尼三线治疗,由于耐受性差而多次中断治疗。2022年1月,由于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体质很差不能参加临床试验,所以决定进行跨适应症用药,每天口服80毫克的奥希替尼。当然EGFR基因的T790M突变丰度是13.3%,两周后出现了痤疮样皮疹,她通过口服米诺环素获得缓解。后面她又出现了2级贫血、2级血小板减少症等等,不过都抗了过去。在用药奥希替尼5周后,进行的胸部、腹部和骨盆的CT检查显示,肿瘤病灶大大减小了,而检测到的EGFR基因的T790M突变丰度降低为2.1%

图片

治疗期间相关指标的变化

2022年6月,CT检查显示门静脉血栓形成,她开始使用阿哌沙班,由于血液毒性,奥希替尼的剂量开始降低为每天40毫克,5个月之后的检查显示肝转移灶进一步缩小,已经从治疗时的11.9厘米减少为8.4厘米。从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7月的时候,超声心动图显示肝转移灶进展,出现了大量的腹水,她最后接受了临终关怀治疗。

二、讨论和启发

这个治疗案例没有大家所能理解到的奇迹,肠癌患者使用了奥希替尼后病灶消失了,癌症治愈了。其实大家都能理解靶向药治疗是有一个耐药问题存在,而且从患者使用奥希替尼的状态来看(体力评分是3分),她当时的状态是很差的,但是通过服用奥希替尼能获益了7个月时间,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成功的治疗

后面患者没有再继续调整治疗方案,或者通过基因检测寻找潜在治疗方案,她选择了临终关怀。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点是EGFR基因的T790M,这个基因突变位点我们一直以为是个耐药的位点,在EGFR基因19外显子缺失突变/L858R突变存在下,T790M才具有分析的意义。但实际上这个突变位点最近两次入选了癌度的相关稿件,其中一篇是肺癌的遗传问题,携带EGFR基因T790M突变容易患肺癌,今天这个突变位点则是给出了肠癌患者能受益用奥希替尼的案例参考,希望这些信息能给到大家启发。

参考文献:

Blake Buzard et al, Response to osimertinib in a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 with an EGFR T790M mutation: A case report, 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 2023 Oct 15

上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M...

下一篇: 深度剖析一例新辅助治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