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慧教授:深度剖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策略

时间:2024-05-26 06:01: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并且骨折后骨愈合过程减缓,外科治疗的难度大,而且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本期我们特邀河北省人民医院郑淑慧教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讲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椎体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约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0%。一般发生在45岁以后,以绝经后妇女最多见,60—70岁发病率最高,此后发病率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胸腰椎多见,因此胸背部疼痛也为脊柱压缩性骨折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郑淑慧教授为我们讲到“大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一般位于胸、腰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导致患者不能翻身,不敢下床,活动受限;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除了表现骨折部位的局限性疼痛外,常表现为沿骨折部位神经走行的放射痛以及胸闷、气促、呼吸不畅等;由于患者早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制动,也未到医院进行诊疗,长时间活动导致骨折椎体继续压缩变扁,骨折愈合差,进而就会引发脊柱后凸畸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驼背、罗锅,甚至会使患者身高变矮;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骨折部位疼痛,需要长期卧床保持一种体位来减轻疼痛,就会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

胸腰椎X线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证据进行综合判定。其中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段。

郑教授介绍到“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可作为判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的胸、腰椎X线正侧位摄片范围应分别包括T4至L1和T12至L5椎体。椎体压缩骨折时,椎体会有“双凹征”改变,伴骨小梁稀疏,部分椎体内可表现为“真空征”,有假关节形成。为了能够明确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体后缘是否有骨块突入椎管,椎管受累程度以及骨皮质是否中断等就需要CT来进行判定。

“虽然X线及CT可以发现椎体形态改变判断骨折,但是无法明确本次骨折引发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责任椎体,这时就需要MRI依据髓内出血、水肿导致含水量的变化判定责任椎体,尤其是在多发椎体呈形变时。”郑教授讲解到“当患者因自身原因(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早期、患有幽闭恐惧症)无法使用MRI进行诊断时,就可以选择全身骨骼核素成像作为替代方法,来观察骨折椎体放射性核素浓聚的情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治疗方式

由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骨折,又多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自身代谢能力减弱,成骨能力下降,骨折愈合时间长,长期卧床还会使骨组织的脱钙能力较活动时加大,增加再次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而且保守治疗要求患者要绝对卧床8—12周,就是让患者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不能起来。8—12周的绝对卧床对于老年人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力量又是一番考验,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结石、下肢静脉血栓等,特别是对于本身已有其他慢性基础病的老人,长期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增加死亡率。因此,郑教授表示“对于60岁以上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如果压缩程度严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我们还是推荐考虑手术治疗,以早期下床活动、迅速缓解疼痛和尽快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为重要目标。而对于年龄小于60岁,症状和体征轻,影像学显示轻度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可以采取严格卧床、支具固定及药物等保守治疗。”

防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迫在眉睫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理基础是骨质疏松,手术治疗只是针对局部病变,因此除了骨折治疗以外,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系统地抗骨质疏松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抑制急性骨丢失,增加骨量,改善骨质量,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在此,郑教授提到“在《原发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22年)》中提到中草药对骨骼治疗的疗效较好,尤其是淫羊藿、骨碎朴、熟地黄、黄瓜子等可以起到补肾、壮骨的作用,其中就包括临床常用的中成药——骨疏康,骨疏康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骼质量、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且骨疏康不含有补骨脂,组方更安全适合长期服用。对于抗骨质疏松药物不耐受的患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另外,骨科医生除了为患者做好手术之外,还要规范治疗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以及密切观察患者骨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管理,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 信任感动:感动!四次网络问诊只找我一个!...

下一篇: Cancer Cell:中山大学张弩/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