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ancer:复旦大学蔡国响等表明微生物菌群失调、中性粒细胞募集和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腹膜转移

时间:2025-02-21 12:09: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腹膜转移在结直肠癌中很常见,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2025年2月18日,复旦大学蔡国响、北京大学白凡、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Ajay Goel共同通讯在Nature Cancer在线发表题为Microbiome dysbiosis, neutrophil recruitment and 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mesothelial cells promotes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微生物菌群失调、中性粒细胞募集和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腹膜转移。

在这里,研究人员探索了CRC,PM和邻近组织的转录谱,揭示了促进PM的关键因素。来自12名患者的48份匹配样本的单细胞分析显示,恶性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重塑促进了CRC的进展和转移。多重成像通过与粘膜免疫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失调以及癌细胞和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的嗜中性粒细胞在CRC组织中的富集证实了PM的减少。在细胞系、类器官和体内模型中的功能分析表明,生态失调促进炎症和原发性嗜中性粒细胞募集,而恶性细胞和间皮细胞的间充质转化破坏了基质结构并增加了癌细胞的侵袭性。研究结果表明,靶向间皮细胞和肿瘤微环境重塑可能为结直肠癌PM提供治疗策略。

图片

由于其高死亡率,CRC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在2020年,全球诊断出约187万例CRC,其中915,880例相关死亡。在新诊断的CRC患者中,20%出现转移性疾病,而另外25%最初诊断为局限性疾病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远处转移。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常见部位,与肝和肺并列。在接受原发性CRC切除术的患者中,约有5%的患者出现同步PM;然而,由于现有成像方式的有限灵敏度,这种发生率可能被低估。CRC-PM的预后通常很差,如果不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5个月。目前,细胞减灭术和腹腔温热化疗的结合是CRC-PM唯一潜在的治疗干预。这种方法可以使有限腹膜疾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30-50%。然而,复发率很高,从50%到90%不等。

图片

单细胞图谱以及免疫和基质细胞亚组的组成变化(图源自Nature Cancer

鉴于目前CRC-PM治疗方案的有限疗效,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PM疾病的病理生物学。这些见解对于识别风险因素用于腹膜扩散和发现治疗目标至关重要。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允许全面探索CRC中的异质性细胞组成,包括恶性和非恶性细胞。它为结直肠癌的细胞起源以及结直肠癌及其转移的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不同细胞群和表型状态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在这里,研究人员建立了CRC-PM患者的配对队列,并进行scRNA-seq来表征肿瘤转录组的改变和TME的重塑。通过这些体外和体内实验的比较和功能验证,发现TME的关键重塑促进了结直肠癌的PM,并为干预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解结直肠癌保肛手术机制的范例。研究证明,恶性细胞协调三种转录组的变化,加上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创造了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条件。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5-00910-9#Sec62

上一篇: 会“要命”的小石头 —— 一种就在人们身...

下一篇: Nat Nanotechnol:南京大学...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