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晚期钆增强精细度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5-03-07 12:08: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死亡率较高,主要归因于心力衰竭(HF)进展或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在无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 DCM 患者一级预防中,目前预测死亡风险的预后分层主要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实际上,对于有症状的 HF 患者,LVEF < 35% 是目前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唯一指标。鉴于 DCM 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心脏性猝死(SCD)风险分层工具需进一步完善,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有趣的是,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显示的晚期钆增强(LGE)可识别心肌纤维化,已成为该类患者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SCD 和全因死亡的有力预后因素。除 LVEF 外,多项研究表明 LGE 表现(包括范围和位置)对预后有影响。尽管指南建议在存在 LGE 的情况下考虑植入 ICD(IIb 类推荐),但未考虑其其他特征。我们推测,综合考虑 LGE 的范围、位置和模式等所有特征,采用更精细的方法可改善该类患者的风险分层。然而,目前尚未充分评估这些不同 LGE 表现的额外预后价值。虽然很少有研究单独评估这些 LGE 参数的额外价值,但综合评估所有 LGE 特征精细度的全面模型的预后价值尚未明确。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 “晚期钆增强(LGE)精细度” 概念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全因死亡预测中的额外预后价值。

本项研究于2008 年至 2021 年纳入所有连续因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检查就诊的 DCM 患者。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采用 Cox 回归分析确定 LGE 表现的预后价值。
共纳入 1668 例 DCM 患者(年龄 52±8 岁,男性占 54%),中位(四分位间距)随访 9(7 - 12)年,268 例(16%)患者死亡。在有 LGE 的 DCM 患者(N = 472)中,校正所有预后变量后,LGE 范围、室间隔位置以及多区域存在 LGE 均与死亡独立相关(校正风险比 [HR] 分别为 4.27,95% 置信区间:2.22 - 8.22;HR:5.74,95% 置信区间:3.35 - 9.85;HR:4.38,95% 置信区间:2.08 - 9.22;均 p < 0.001)。综合所有 LGE 特征的 LGE 精细度模型在模型区分度和重新分类方面,相较于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在内的传统预后变量有显著改善(C 统计量改善值:0.14;净重新分类改善率 = 64.3%;综合区分指数 = 29.0%;均 p < 0.05)。


表 预测DCM人群全因死亡基线特征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N = 1668)

本项研究表明,在大规模 DCM 患者队列中,综合 LGE 范围、位置和多区域表现的 LGE 精细度模型,在预测全因死亡方面,相较于包括 LVEF 值在内的传统预后变量具有额外的预后价值。

原文出处:

Trecy Gonçalves,Jérôme Garot,Solenn Toupin,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granularity in 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DOI:10.1007/s00330-025-11404-8

上一篇: 指引导管到位后前降支、对角支血流突然中断...

下一篇: 论文解读|Wei Wang教授团队揭示A...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