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Ophthalmology:病理性近视眼底“新体征”

时间:2023-04-23 17:17: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理性近视(PM)又称变性性近视,是一种视网膜变性疾病,也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据数据显示,我国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约为3%,已成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

近视眼巩膜凹陷(MSP)是一种罕见的病理性近视的物理标志。近日,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宋宗明教授团队发表在BMC Ophthalm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在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底发现一种椭圆形灰白色凹陷,常位于后极部或黄斑下方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研究人员将这种新体征已在10例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底发现,并将其命名为近视性巩膜小凹(myopic scleral pitMSP)。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8例患有PMMSP的病例,并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眼科B型超声等,对近视性巩膜小凹的形成原因、病灶位置、病灶形态进行描述和总结。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有长期的PM病史,并伴有视力障碍、长轴距和与近视相关的眼底退化。平均轴长为31.48±2.17毫米。MSP的平均大小为0.69±0.29视盘直径(PD)。平均logMAR BCVA1.21 ± 0.88 logMAR

1 56岁女性病理性近视伴视物变形患者右眼表现  A:彩色眼底照相示高度近视眼底改变,黄斑区下方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可见一边界清晰的椭圆形灰白色凹陷  B:眼科A/B型超声检查可见玻璃体腔混浊及局部眼球壁向后突出  COCT检查可见椭圆形凹陷区眼球壁突然向外突出,如深井样改变,局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层次不清,凹陷深度为1325 μm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ogMAR BCVA与凹陷的大小没有相关性。眼底检查显示,所有病例都发现了位于巩膜暴露区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病灶苍白凹陷。OCT显示近视性巩膜凹陷,其中视网膜脉络膜很薄或没有,没有视网膜感觉脱离或感觉缺陷。

2 57岁女性病理性近视患者右眼表现  A:彩色眼底照相示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巩膜露白区域内可见一椭圆形小凹  B:眼科A/B型超声检查可见后巩膜葡萄肿  COCT检查可见巩膜凹陷处视网膜脉络膜变薄、结构紊乱,凹陷深度为958 μm

总之,所有8PM患者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巩膜病变,被称为近视性巩膜小凹。这种近视性巩膜小凹不同于局部脉络膜凹陷和后巩膜葡萄肿的任一类型,是病理性近视眼底的一种新体征。

原始出处

Zhang W, Zhang Y, Xu J, Dan H, Li X, Song Z. A physical sign of pathological myopia: myopic scleral pit. BMC Ophthalmol. 2023 Mar 22;23(1):114. doi: 10.1186/s12886-023-02847-y. PMID: 36949450; PMCID: PMC10031946.

上一篇: 收藏级 | 下肢血管(系统解剖+CTA)

下一篇: 警惕!胸痛反复发作,可能是肋软骨炎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