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radiology:基于CT放射组学的腮腺多形腺瘤与Warthin肿瘤的无创鉴别诊断

时间:2023-06-11 13:48: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唾液腺肿瘤占所有头颈部癌症的2%-6.5%,其中腮腺肿瘤是主要的亚型,良性率为75%-80%。源自上皮组织的多形性腺瘤(PAs)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第二常见的腮腺肿瘤是warthin肿瘤(WTs),源于上皮组织和淋巴组织其他亚型则相对罕见。尽管PAs和WTs大多是良性病变,但它们的生物学行为是不同的。PAs相对具有侵略性有恶性的倾向,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PAs和WTs的预后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在手术前准确诊断PA和WT是非常重要的。

超声波(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腮腺肿瘤的常用方法。核磁共振成像相对较慢,费用比其他方法高,而且由于磁相容性,如有心脏起搏器存在检查也受到限制。US检查十分方便,但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很高,而且腮腺深叶的病变不容易被发现。为了进行绝对诊断,临床上通常采用细针抽吸(FNA)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但由于其为侵入性检查因此可能会造成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最近,放射组学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和治疗预后研究。密度、形状、纹理和高阶特征可以从图像和肿瘤形状中提取,提供肉眼无法识别的丰富信息。利用这些特征可以从影像数据中获得肿瘤的术前诊断,对肿瘤特征进行精确评估。目前,腮腺肿瘤的放射组学分析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文献中,放射组学在分析头颈部肿瘤、区分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中乳头瘤病毒阳性和阴性病例、识别腮腺淋巴组织的良性和恶性病变等方面都有研究报道。

近日,发表在academic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利用增强CT图像(动脉期)并结合临床信息和多中心数据集实现PA和WT的术前无创鉴别诊断。

本项研究将来自两家医院的共267名PAs(n = 172)或WTs(n = 95)患者随机分为训练(n = 188)和验证(n = 79)数据集。从增强的CT(动脉期)中提取放射组学特征,然后进行降维。临床和CT特征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预测模型。通过结合RadScore和临床因素,构建了一个放射组学列线图。此外,还采用了第三家医院的31名患者的独立数据集来测试该模型。在训练、验证和独立测试数据集上评估了列线图、放射组学特征和临床模型的性能。使用接收操作特征(ROC)曲线来比较性能,并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估模型的临床效果。 

研究从CT数据中共选择了15个放射组学特征作为生成RadScores的影像学标记,并根据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将人口统计学或临床数据如年龄、性别和吸烟因素与RadScores相结合,用于区分PAs和WTs。结果显示,结合临床因素和RadScores的放射组学列线图为区分PAs和WTs提供了令人满意的预测值,训练、验证和独立测试数据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9、0.922和0.903。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放射组学提名图在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优于临床因素模型。 


 
图 病例1(a):35岁男性的多形性腺瘤。病例2(b):来自75岁男性的WT肿瘤

基于CT的放射组学列线图结合RadScores和临床因素可用于识别PA和WT,并可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肿瘤的管理及诊治。

原文出处:

Baomin Feng,Zhou Wang,Jingjing Cui,et al.Distinguishing Parotid Polymorphic Adenoma and Warthin Tumor Based on the CT Radiomics Nomogram: A Multicenter Study.DOI:10.1016/j.acra.2022.06.017

上一篇: 【衡道丨病例】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

下一篇: 遗传性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会显著增加AD...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