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Dementia:天坛神经团队发现CSF1R-小胶质脑病家族的CSF1R新突变

时间:2023-06-22 20:56: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是一种跨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主要表达于脑内的小胶质细胞。因此,CSF1R突变导致的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在CSF1R-小胶质细胞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和关键的作用。所有已知的CSF1R突变的功能后果和引起CSF1R-小胶质细胞脑病的全部基因谱都没有被完全阐明。在本研究中,来自天坛医院的徐俊教授团队旨在描述一个新的CSF1R基因的杂合拼接变异,该变异在一个汉族家庭中引起CSF1R-小胶质细胞脑病。

本研究收集了一个CSF1R-小胶质脑病家族的人口统计资料、详细病史和临床表现。部分家庭成员还接受了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结果显示,该家族四代人,包括27名成员,出现了显性遗传模式的病史。这27人中有7人已经死亡,而5人在临床上出现了类似的认知障碍,包括先证者及其妹妹、父亲、叔叔和祖母在世时。先证者和他妹妹的脑部MRI显示了对称的融合和弥漫性深部白质改变,额顶叶萎缩,胼胝体变薄。先证者的弟弟仍然没有症状,脑部结构性MRI只显示了极少的白质改变;然而,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显示双侧深部白质和胼胝体的脑血流(CBF)明显减少。对七个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四个成员的CSF1R基因第20号内含子有一个新的剪接位点杂合突变(c.2319+1C>A)。

综上,本研究在一个汉族家庭中发现了CSF1R基因第20号内含子的新型剪接突变(c.2319+1C>A)是CSF1R-小胶质脑病的原因,这扩大了CSF1R-小胶质脑病的遗传谱。由此可见,临床上可行的pCASL技术可能对与小胶质细胞密度和细胞变化相关的CBF的改变更加敏感。这项研究强调了pCASL技术对于提高CSF1R-小胶质脑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Novel c.2654+1G>A mutation in the CSF1R gene in a family with CSF1R-microglial encephalopathy https://doi.org/10.1002/alz.058989

 

上一篇: 各类药物(毒物)中毒,临床表现汇总及急救...

下一篇: JAHA:足球运动员主动脉扩张的变化情况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