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原有多发磨玻璃结节,居然新出现一个反而成了主病灶?真相可能是……

时间:2023-06-28 15:01: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 59岁。

主诉:发现肺结节1年。

现病史:

患者去年检查出来多发肺结节,最大的在右肺下叶7mm,位置不太好,做手术的话要切除整个右肺下叶,平时一直没什么症状,就随访,几个月做一次ct,都没有什么变化。2023年4月在某第一人民医院复查,医生说让吃两周消炎药再停两周后复查。吃了两周药又过了两周后,在某附属第三医院做ct显示有一个最大的1.6cm的,在右肺中叶,这个位置靠边,医生说手术的话只切一块就好。不知道为什么相隔一个月时间做的两次ct相差这么多,是医院机器不同造成的误差吗?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短时间内能长大这么多,还有这种情况需要手术吗,因为毕竟是多发,害怕这次的做完了以后别的再长怎么办。

希望获得的帮助:

不知道为什么相隔一个月时间做的两次ct相差这么多,是医院机器不同造成的误差吗?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短时间内能长大这么多?这几次ct对比情况严重吗?还有需要手术吗,因为毕竟是多发,害怕这次的做完了以后别的再长怎么办?

影像展示与分析:

下面是最近2023年5月时复查的片子:

图片

左上胸膜下微小磨玻璃结节。

图片

左上叶2处较明显的淡磨玻璃结节,边缘略模糊;右上叶肺见略模糊磨玻璃影,整体轮廓较清。

图片

左上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右上叶淡磨,小但有血管进入。

图片

左上叶两处密度偏高小结节影,考虑良性的可能性大点。

图片

左上非常淡的磨玻璃结节;右上叶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密度不太均匀。

图片

右肺磨玻璃结节,有微血管征。

图片

右上叶淡磨玻璃结节,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右肺靠后侧也有两处淡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

图片

左上叶淡磨玻璃结节。

图片

右肺淡磨玻璃结节,轮廓较清,瘤肺边界靠胸膜这处的略显糊。

图片

右肺磨玻璃结节,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图片

左下叶淡磨略呈反晕征;右上叶微小磨玻璃结节近水平裂处,轮廓清。

图片

左侧斜裂旁类三角形淡磨玻璃结节;右侧中叶囊腔型病灶,囊壁厚薄不均,内壁欠光滑,病来表面也不平;靠脊柱旁也有淡磨玻璃结节。

图片

左下叶斜裂旁淡磨玻璃结节,血管贴边。

图片

左下叶淡磨玻璃结节。

图片

左下小片状淡磨玻璃影;右下叶淡磨玻璃影伴血管征。

所谓新发现的右中叶病灶就是红色圈起来的这处。这个病灶很像是囊腔型肺癌的,但目前实性成分并不明显。那么之前有没有的呢?难道真的前后只差1个月左右就从无到有,并成为了主病灶,也是最具风险的病灶?下面是2022年10月时的该处影像:

图片

此处明明当时就有的!只是影像报告上没有写而已!还说最大的在下叶,直径7毫米!其他结节均密度过低,没有需要干预或有风险的病灶,也就不必一一去找出来当时的影像了。

我的意见:

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多到无法数清楚,但绝大部分密度过低,而且过小,多数可能只是肺泡上皮增生,没有风险。当然也是太多,外科也好,消融也罢都无法全部清除,不过也不必清除,近期不会有危险的。主病灶是右中叶红色圈起来这处,是个囊腔型的病灶,轮廓较清,密度也低,但灶内有丝丝条条的感觉,此灶有可能是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但应该没到浸润性腺癌。那么此灶是不是新的突然长出来并成为主病灶呢?我们再看去年10月的片子,发现此处已经在了,而且与这次的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当时医生没有关注并报此处为主病灶而已。所以鉴于它也没有明显实性成分,我的想法是仍半年复查就可以的,如果此灶有进展,到时候单孔胸腔镜下局部切了就可以,其他的继续随访。意见供参考!

感悟:

这个病例其实右中叶的主病灶之前都在的,只是影像报告中没有注意到而已。但我有些奇怪的是:明明这么明显的磨玻璃结节伴空泡征的,为什么当时没描述或指出这个病灶呢?如果不是专科医生,只看报告还真以为1.6厘米的在短短一个月内新长出来并一举成为主病灶,那倒要么是炎症,要么恶性程度不低。虽然这个病例漏报此灶并没有带来不良后果,反正也是纯磨,也风险低。但也说明临床医生或影像科医生平时的工作要更细致严谨些,尽量让患者全面正确的了解病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慌。当然我也是倾向真正没什么风险的,过小的磨玻璃结节是不是能制定个标准可以不报的,比如2、3毫米的淡的磨玻璃结节报告出来也只能随访,反而增加患者焦虑,有些结友经常会问去年才3处,今年怎么5处结节了,这可如何是好?我要说的是:病灶再多,如无危险,又有何妨!但主要的、最具风险的、要特别关注的病灶不能省略,也不能漏报。

上一篇: Clin Gastroenterolog...

下一篇: Advanced Science:优化肿...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