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HRE 2023丨热点聚焦:不孕症治疗的创新方法

时间:2023-07-05 19:06: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3年6月25日至28日,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第39届年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隆重召开,同时进行线上直播。本届年会为期4天,日程涵盖了会前课程、主题演讲、特邀讲座、口头交流、手术直播以及电子壁报等特色内容,涵盖了生殖医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争议及未来发展方向。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将为大家总结年会上热点话题的精华学术内容。本期主要分享不孕症治疗新进展。

不孕症治疗的创新方法专场

一、富含生长因子的血浆用于薄型子宫内膜、反复植入失败患者

图片

发育完善且功能正常的子宫内膜是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周期中胚胎成功植入的先决条件。至今,对于薄型子宫内膜(ThE)或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的管理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手术、激素和药物干预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西班牙阿利坎特辅助生殖中心Daniel Bodri医生分享了富含生长因子的血浆(PRGF)用于ThE、RIF和反复流产(RM)患者的治疗进展。PRGF治疗后,ThE和RIF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显著提高,RM组的妊娠结局未受影响。

PRGF来自患者自身血液样本,在卵泡期早期采用宫腔内灌注或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下浸润的方法给予。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试验组纳入108例患者,其中薄子宫内膜ThE组65例,反复植入失败RIF组36例,RM组7例,共接受了151次子宫内膜PRGF治疗和132次后续胚胎移植。另外,对照组纳入229例既往的胚胎移植患者,其中ThE组113例,RIF组101例,RM组15例。比较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后的持续妊娠/活产率。

研究发现,ThE组中,试验组胚胎移植后的阳性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1% vs. 30%),但临床妊娠率(35% vs. 21%)、持续妊娠/活产率(24% vs. 4.4%)显著升高。RIF组中,试验组胚胎移植后的阳性妊娠率(59% vs. 20%)、临床妊娠率(46% vs. 11%)、持续妊娠/活产率(36% vs. 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M组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移植胚胎后的阳性妊娠率(50% vs. 60%)、临床妊娠率(20% vs. 15%)无明显差异,均未获得持续妊娠。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究结果)

这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提示,使用自体PRGF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未来有必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二、低反应患者卵巢内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图片

近年来,卵巢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一种新方法,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进行了大量探索。西班牙阿利坎特伯纳乌研究所Ana Fuentes医生报告了卵巢内注射PRP对POR女性卵巢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PRP给药后可以获得较多的卵子和胚胎。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83例POR患者,平均年龄38.68岁,AMH平均为2.90 pmol/l,AFC平均为4.74,通过超声引导经阴道向卵巢内注射PRP。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PRP治疗后获卵数(3.35 vs. 2.47)、MII卵子数(2.54 vs. 1.84)、囊胚数量(1.77 vs. 0.85)明显增多,但每个MII卵子的囊胚形成率或活检胚胎整倍体率没有差异。40岁以下患者中,PRP治疗后卵巢反应有所改善,获卵数增多(3.3 vs. 2),但在≥40岁的患者中,PRP治疗后获卵数并无增多(3 vs. 2.9)。

图片

图片

(研究结果)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POR患者中,卵巢内注射PRP可改善40岁以下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治疗后获卵数、MII卵子数明显增多,但对≥40岁的女性无明显改善。卵巢内注射PRP对POR患者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补充治疗,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PCOS患者雄激素信号通路改变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图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有研究发现,PCOS患者循环中血管损伤的标志物升高,提示其可能存在内皮功能障碍。中国台北Chu-Chun Huang医生分享了PCOS患者内皮细胞(ECs)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新进展。PCOS患者通过雄激素受体(AR)介导的信号通路使ECs增殖和功能受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进一步影响血管舒缩调节和炎症过程。

首先从2例PCOS患者(试验组)以及2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获取皮肤成纤维细胞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通过培养将iPSCs分化为ECs。对ECs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包括单细胞RNA测序、不同剂量(1、10和100 nM)双氢睾酮(DHT)处理。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结合BrdU掺入法分析细胞周期相,应用rtPCR分析AR、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iPSCs来源ECs的增殖功能降低。经过生理浓度1、10 nM的DHT处理,PCOS组iPSCs来源ECs并未增殖,且AR、CDK1和VEGF的表达保持不变。然而,对照组iPSCs来源ECs经过1~100 nM的DHT处理后,可以通过上调AR、CDK1和VEGF基因表达来刺激其增殖。

结果表明,试验组iPSCs来源的ECs存在细胞增殖受损,同时存在基因异常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免疫、细胞凋亡等过程。结果还提示,PCOS患者通过减弱AR介导的信号通路使ECs增殖和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心血管风险升高。

四、使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编辑卵浆介导的精子基因组

图片

研究发现,基因编辑的理想状态是在配子水平上进行。由于精子DNA在精蛋白核周围高度卷曲,且存在局部染色质压实,故通常认为进行精子基因编辑是不切实际的。现在,美国纽约Philip Xie医生团队使用CRISPR-Cas9技术对卵浆介导的精子基因组成功进行了编辑。

从B6D2F1小鼠中提取128枚卵子和适量精子。试验组将51枚卵子去核,然后将单个精子注射到去核卵子中,形成43枚孤雄单倍体胚胎;对照组利用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使77枚卵子受精,成功形成61枚受精胚胎;两组胚胎用含有Tyr gRNA的CRISPR-Cas9进行处理。将所有胚胎培养至8细胞阶段,分离单个卵裂球,提取DNA并扩增用于T7E1分析。

图片

结果表明,使用CRISPR-Cas9技术对卵浆介导的精子基因组成功进行了编辑。相信随着基因编辑方法的优化,产生的单个伪卵裂球就可以作为雄性配子与卵子受精,产生具有正确单倍型的活后代将有助于证明这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安全性。

上一篇: JAR|PIBF1阻止染色质环形成驱动H...

下一篇: 总结|非特异性颈痛的分析和治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