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惜季景行抖音小说)沈若惜季景行免费阅读第五章

时间:2023-02-28 14:20: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他们要先去除无人机采集的画面里的空中噪点,才能得到由一棵一棵树木组成的清晰数据,也就是点云数据。在这之后,需要进一步处理点云数据,去除掉地形影响带来的误差。
然后,进行单木分割,获取树种、位置、树高、树冠直径和面积、胸径等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每种树的株数和生长周期。再和季景行整理的人工调查数据对比,就能获知每套系统的采集精度。
刘国松的速度明显比季景行快得多,他已经得出最终数据,他整理完了之后,发现季景行还停在降噪后的点云数据,将那些数据翻来覆去的看,他看了季景行好一会儿,见她还没下一步动作,他忍不住问季景行道,“苏经理,是有什么问题吗?”
胡家磊也转过头来,他看了会儿,问季景行,“你是不是在想,智采系统既然可以辨别树种,那是不是依靠它也能认出珍稀植物?”
“对。”季景行像是遇到知音,兴奋回应,但很快,她想到实施难度,又沉吟着说,“比较小株的植物,容易被遮挡,很难被识别到,但比较大株的植物完全可以试试。”
刘国松在一旁心里哂笑,这吃力不赚钱的事,估计也就只有季景行会闷头研究,但他嘴上还是说,“做林场评估,顺带把珍稀植物找出来保护好,这想法挺好。”
胡家磊想了想,“这要对智采系统进行再开发,费用估计不小,时间上我们也等不起。”他摇了摇头,“这对开发企业来说,投入产出比太小,不现实。”
胡家磊说完,就重新埋头做事,刘国松也不再关注季景行,留她一个人继续琢磨。
过了会儿,胡家磊似乎反应过来,他琢磨了会儿,小声问季景行,“你收集珍稀植物是要做什么?”
季景行心怀深意的笑了笑,“后面你就知道了。”
胡家磊凝神看了季景行一会儿,摇了摇头,继续做事。
胡家磊不明白,可季景行很清楚,她知道沈若惜一直寻找机会帮助她破冰,她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她在这单评估案背后付出更多,不过是想要打破和常刚的僵局。
而此时,护林站外围,沈若惜和李兵聊林场的事。
李兵说,“我还以为你们也就是来林场转转,收收资料,放个无人机上天飞一圈,回去敲敲电脑就好了。”
“没想到能这么累。”他是真的没料到。
沈若惜,“对重资产评估来说,这都是日常。”
要说李兵一点都不佩服,是假的,至少季景行敢一个人背着包就往密林里闯,他是佩服的。
“苏经理这女娃很能吃苦。”李兵说。
沈若惜淡淡说道,“李总,林场的确辛苦,但你心里并不觉得这是苦。”
沈若惜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思道,“李总你是这样,老林是这样,苏经理也是。”
李兵迎着阳光笑了笑,外人都说林场苦,可他在这里转悠了半辈子,始终甘之如饴。
“觉得苦的话,一天都呆不下去。”李兵远远看向低头苦思的季景行。
沈若惜笑笑,顺着李兵目光望过去,她笼在明媚的阳光里,少了素日的凌厉和不可一世的执拗。
多了一些漫不经心的温柔,正像春月里,柳梢掠过水波的轻和柔。
将近三个小时,季景行把问题先搁置,将处理好的数据打包拷给胡家磊。
数据处理完,进行比较就相对简单。
树种、株数、生长周期,几棵样树的树高和胸径这几项指标,智采系统的数据和人工采集的数据一一对比,最终得出三套智能采集系统精度分别为 85%,95%和 83%。
刘国松看着数据对比,“看来,这智能采集系统达到八成以上精度不难,但是要做到误差在 5%以内,还是不容易。”
季景行说,“对,95%的精确度,这套设备的智能性基本可以和人类匹敌。”
“这 5%的误差,我们会告知投资商,具体数据比对也一并会写在评估报告里。”胡家磊说。
季景行点头,“先说清楚,以后就不会出麻烦。”
她合了电脑,问胡家磊,“智轩的报价是多少?”
“市场价,但是比另两家贵。”
季景行点点头,“压压价,我请示边总之后,你就走流程吧。”
“好。”胡家磊答。
几人忙完,已经是中午,赶紧去厨房帮忙,一起动手做了顿简单的午餐。
老林从地里拔了自己种的白萝卜,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炖了骨头汤,起锅时,他撒了点细盐,又去扯了几根葱,切成葱末洒进去。
“这白萝卜特别好吃,吃起来是回甜的!”刘国松吃了一块白萝卜,他很久没有吃这种原汁原味的味道了,很像他们小时候吃过的白萝卜,是淡淡的甜有白萝卜的香在口吃蔓延开来。
什么蘸料都没用,一桌人将一大盆白萝卜吃了个精光。
季景行不爱吃萝卜,也吃了不少,她笑说,“我第一次觉得白萝卜好吃。”
老林在一旁端着碗嘿嘿的笑,他就知道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白萝卜会被众人夸,他骄傲的说,“山里温差大,阳光好,雨水足,今年的白萝卜被打过霜,甜得很。”
说话间,老林笑得更开心了 ,他本来多拔了一筐,想让他们走的时候带上,但想了想,觉得这些城里人指定看不上,话到了嘴边也没说。
季景行突然想,哪一天,等她忙完了手上的所有事情,她一定要再来 17 号林班,住上两晚,和老林一起去巡山,再吃吃老林种的白萝卜。
可是,哪一天呢?季景行也不知道。
下午两点左右,袁林和司机到达林场,正是下午阳光最盛的时候。
沈若惜将袁林叫过去,低声吩咐了几句,走的时候,袁林偷偷在灶台边压上了一个厚实的红包。
众人和李兵、老林父子告别,分坐两辆车返回。
车刚要驶出,季景行忽然想起什么,她让司机停住车,她飞快的下车跑了回去。
前面那辆车也跟着停了下来,沈若惜从后视镜看着季景行像一股风一般跑回去。
没一会儿,季景行又飞跑回来,手里拎了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四五个白萝卜,老林远远站在后面,笑眯眯的看着她。
季景行嘴角挂着笑,眼睛晶晶亮,气喘吁吁的跑到车子跟前,一边上车一边致歉,“不好意思耽误了,这白萝卜太好吃了,我想带点回去给我男朋友尝尝。”
沈若惜收回目光,升了车窗,心里隐隐滑过一丝失落。
“走吧。”他吩咐司机。
离开林场,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退去的树木,季景行心情竟有丝说不出的惆怅,不过是两天前才来这里,竟然像是已经过去很久很久。
“苏经理,在想什么呢?”刘国松问她。
季景行将目光从窗外收回,问同车的人,“要是让你们守林,你们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守多久?”
胡家磊想也没想,“那得看我老婆孩子愿意在这里呆多久。”
刘国松则挠了下头,“这不好说,得看守林工资是多少,要是工资开得高,我能在这里呆到他破产!”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前面那辆车里,气氛却是一片严肃。

沈若惜打了好几通电话,处理完了几件急事。
他坐在后排座上,正在看袁林带来的文件,吩咐他,“回去之后,你送苏经理去医院检查。”
“是。”袁林刚才来见着季景行一瘸一拐,心里就打鼓,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还真可大可小。
等到了城区,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众人各自回家休息。
尽管季景行一再推脱,沈若惜还是坚持让袁林陪她去医院检查。
季景行看着沈若惜的汽车尾灯汇入车流,跟袁林致歉,“袁助理,害你加班了。”
袁林态度恭恭谨谨,“苏经理,你客气了,边总他不放心。”
季景行觉得这话有丝怪异,细想却又挑不出任何毛病,她笑了一下,杵着登山杖跛脚往医院走。
袁林阻止了她,进去推了个轮椅出来,让季景行坐。
季景行觉得有些夸张,但一想,自己占用别人的下班时间,还是配合为妙。
医生让拍个 X 光片,以排除伤到骨头的可能性。
季景行坐在 X 光室外的休息大厅,等着出报告,袁林去外面接电话。
她突然看到简源源小跑了进来,紧跟着有张移动病床也被推了进来。
季景行愣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简源源,她看了眼自己坐着的轮椅,有些尴尬。
有住院病人被推来照 X 光,简源源作为管床医生去跟放射科医生沟通了几句,然后退到大厅静静等待。
避无可避,季景行将头埋得很低很低,祈祷简源源千万别看到她。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季景行眼前光线一暗,就听到了简源源劈头盖脸的声音,“季景行,你这是怎么了?”
季景行抬起头,“小事,在林场不小心崴了脚。”
简源源知道苏哲是一直反对季景行去林场的,现在看到季景行脚伤了,她是又心疼又来气,声音不自觉也大了几分,“季景行,你还揣着颗囊肿,你能不能爱惜点自己,好好保养身体上手术台!”
“那个,你今天又是夜班?那我哥会来接你吗?”
搬出苏哲也没用。
简源源只愣了一下,就大声说,“你别岔开话题。”
X 光室有医生叫她,简源源回头应了声,匆忙对季景行说,“你好好养身体,等你那颗囊肿取出来了,我再跟你算账!”
说完,她快步跑了过去。
袁林打完电话正要进来,在休息厅门口撞见两人,他将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不由得叹气,轻轻退去门外,过了会儿才进来去取 X 光片报告。
医生看过片子,说是软组织挫伤,休息两天就好。
袁林推季景行出医院,给她叫了车。
季景行上了车,正挥手道谢告别,袁林却突然问,“苏经理,你最近身体不舒服?”
季景行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否认,“没有啊,挺好的。”
袁林没说话,交代司机一定安全送到。
等他赶回基德时,整层办公楼漆黑,只有沈若惜办公室透出隐隐的光亮。
袁林敲门进去,沈若惜正低头看文件,见他进来,他合上文件,问,“苏经理,她脚有没有事?”
他刚在办公室卫生间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黑发微湿,空气中还有好闻的沐浴露香气,他肃目看着袁林,等待他的回答。
“医生说苏经理是软组织挫伤,需要休息两天。”
沈若惜点头,“你下班吧。”
袁林却站在原地没动。
沈若惜抬眸看他一眼,“有事?”
袁林想了下,清了清嗓子,才说,“边总,我在医院无意中听到,苏经理她身体……”
沈若惜冷冷出声,打断了他,“苏经理私人的事情,不需要向我汇报。”
“是。”袁林立即收声,心里却不住叹息了下,“囊肿”二字再次从他耳旁滑过。
季景行回家洗了澡,想躺会儿再睡,她随手将沙发上的 X 光片拿开,却在那一瞬间,闪出一个想法来。
她把 X 光片取出,对着灯光细看,足部骨骼清楚显现,她不学医,她看不懂如何判断骨头是否受伤,但是医生能看懂。
她猛然想到,无人机可以深入极为危险的地带,那些区域人力无法到达,如果能被无人机清晰拍下,林学专家就可以判断那里是否有珍稀植物!
比如悬崖峭壁上,人力根本无法搜索,而这些地方高大乔木较少,植物暴露充分,正适合无人机勘探。
而这,恰好是林场受限于资金和技术的盲区。
季景行一下兴奋起来,她翻身打开电脑,将想法整理成项目需求,发邮件给胡家磊。
第二天,季景行起个大早赶去基德,迫不及待的想和胡家磊讨论她昨晚的灵光乍现,是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她在楼下买了杯咖啡,等电梯时,有些抑不住的小雀跃。
门开了,沈若惜和袁林站在里面。
季景行顿时严肃几分,她半瘸着走入,轻声招呼,“边总,袁助。”
看着沈若惜目光掠过她脚踝,季景行笑说,“已经好多了。”
沈若惜点点头,一向和沈若惜一样冷淡话少的袁林,却看了眼她手上的咖啡,小声问,“苏经理,还没吃早饭?”
沈若惜站在前面,不动声色的微垂了下眸。
“还没。”季景行打算待会儿翻两块饼干应付了事。
电梯到了,袁林朝她点点头,和沈若惜一起走了出去,他微微侧头,余光扫到季景行,“囊肿”二字回响,他心里叹了口气。
季景行进了办公室,和胡家磊讨论。
胡家磊说,“试采时我跟李兵聊过,他说人力能去到的地方,林业局组织搜索过珍稀植物。但是人力到不了的地方就没法了。”
季景行点头,“人力无法搜索的地方,用无人机进行影像记录,把这写进调查的作业手册里,每个人都遵照执行。”
“好。可是要把这些珍稀植物都甄别出来,还是只能靠人工。”
胡家磊有些犯难,“这件事只有林学专家能做。”
他看着季景行,不用他说,季景行也明白,这种级别的林学专家不是随随便便能请动的。
季景行咬着唇想了会儿,她突然想到沈若惜能认出光叶蕨这样稀少的植物,并且了解它的生长特性,他很可能受过林学专家指导。想到这,季景行觉得或许沈若惜有途径请到林学专家。
“先这么做。”她吩咐。
前台妹妹来敲门,“苏经理,你订的早餐。”
季景行有些疑惑,她伸手接了过来,是一盒广式粥,配了几样清淡小菜,袋子里有张卡片。
她取出,“苏经理,好好吃饭,好好保养身体。”
落笔是袁林。
季景行有些愣,她活动了下自己脚踝,想着昨晚袁林推着她在医院跑上跑下,她有些不确定的问胡家磊,“基德人文关怀做得这么好吗?”
胡家磊笑说,“袁助心细。”
心不细,也做不了这个位置。
季景行不以为怪,她将早餐放到一边,继续讨论。
“你订个会议室,总结下试采情况,正式采集方案也需要再讨论,还有人员分工。”季景行沉吟,“我请示过边总,我们需要增加两名团队成员,我待会儿去和他们沟通。”
“好。”胡家磊说,“我上午约了智轩谈价格,会议排到下午?”
季景行点头。
下午开会时,季景行总结了试采,提示风险,再次强调了注意事项。
“智采系统已经选出来了,我们接下来会去林场,操控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季景行顿了下,“林场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季景行又说,“我们争取不用让人事部去社保跑工伤,大家都囫囵个回来,我请吃饭!”
“苏经理,那得点菜!你先准备好菜单!”何恒轩立即接话,众人一阵笑,气氛轻松不少。
胡家磊介绍智采系统的操控方法,然后说,“数据处理软件,大家会后安装。智轩一共配置了六个账号,苏经理,我,刘国松使用了三个,另三个账号分给夏雪、张强和谭莉莉。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还得加班加点。”
“最后,数据的统筹和分析,由张强来做。”胡家磊说。大家对这安排没有异议。
张强是基德重资评估部的老员工,他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在圈内有口皆碑,也很获委托方信任。
讨论正式采集方案,各项指标在试采前就已确定,此次主要是讨论人员分工,季景行确定两人一组,当天作业采集数据,第二天上午休息,下午开赴下一个林班。
按照林场总平图,季景行分配好各组负责的林班,并讨论了调查路线。
“我们时间紧,任务重,每个人作业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谨防出现意外。”
“苏经理,既然每个林班都会派守林人同去,那完全可以单独作业,效率也更高。”刘国松发出不同声音,带着些质疑。
他直视季景行,整个会议室也鸦雀无声。大家明白刘国松这句话和每个人的利益相关联,众人都看向季景行,等待她的回答。
“两人一组是为了安全起见。”季景行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袁助会发文给绩效管理部,项目提成按三倍发放。”
刘国松愣怔了一下,他摊了下手,表示没意见了。
会议进行到最后一项,季景行叫张强,“你把从委托方收集到的资料讲一下。”
张强坐在会议桌末尾,低头看着笔记本,没反应。
季景行又叫了他一声,他像是被人突然打断了沉思,这才抬起头来。
众人目光都投去张强身上,刘国松快速瞥了他一眼,低下头去。
张强很快调整好状态,开始讲述。
他从委托方获取了林场各项基本资料,比如林业局统计的树种、株数、生长周期、土壤条件、蓄积量等资料,以作参考;历年来的投入、审计报告,以确定林场经营成本;几百份市场合同,用来厘清各树种的市场价格。
最后,他说,“所有底稿资料我都已经整理好,会后按照分工发给大家。请大家严格遵守签署的保密协议。”
刚才的小插曲很快过去,季景行和众人讨论了几句,就宣布散会。
张强站起身来,收拾东西,他低着头,动作有条不紊。
离开会议室时,季景行回头看了他一眼,觉得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什么。
她直觉张强有事。
回到办公室,季景行始终觉得张强在会上的走神有些反常,她从自己办公室往工位区看,重资评估部每张工位都被半人高的底稿淹没,众人在堆积如山的底稿中埋头工作。
季景行目光穿过那一摞又一摞的底稿,一一扫过众人,她带来的三个徒弟,基德的老员工,最后,她将目光落在了张强身上。
作为团队管理者,她必须清楚员工工作不在状态,是出了什么问题。
季景行给张强发了微信,约他去公司会客室聊聊。
她在茶水间泡了两杯咖啡,端去会客室,刚坐下没一会儿,张强就推门进来。
“苏经理。”他招呼道,拉开椅子坐下。
季景行将咖啡推到他面前,“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给你冲了杯意式。”
张强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我都可以,谢谢苏经理。”
“说起来,我们在一个部门,也就是一家人。”季景行看着他眼眸,语气诚挚,“我感觉你今天不在状态,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张强立即否认,“没有。”
沉默。两人都没说话。
过了几秒,张强似乎想要解释,“昨晚打游戏,没注意时间,没睡好。”
季景行看着他。
“嗯,没休息好。”张强重复了一遍,见季景行直视着他,他低了头,又觉得不妥,抬头看着季景行,只一瞬,就又将目光移开,落到那杯意式咖啡上。
“如果有难题,可以来找我,在我能力范围内,我都希望能帮到你。”季景行说。
“嗯,”张强哼出一个鼻音,然后说,“谢谢。”
他站起身来,“苏经理,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我去工作了。”
季景行点头,看着他走出会客室。
张强刚才有些闪躲的眼神,这细微之处的反常,让季景行感觉不对劲。
往往,一个人的真实想法都表露在细节上。
季景行一个人在会客室呆了好一阵,也没琢磨出头绪来,但有一点她很清楚。
林场评估很特殊,评估师必须取得林业部培训合格的认证。因此,并不是基德每位评估师都有资质可以参与,何况,张强还负责数据统筹与分析。在正式评估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张强若是一直不在状态,势必拖累整个项目进度。
季景行必须谨慎处理。
她不得不往最坏的方面想。
难道,张强计划跳槽?
当这个想法蹦出来时,季景行吓了一跳。
她很快平复下来,想了想,打给了大学时候隔壁学院的师姐。
师姐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后没几年就自己开了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师姐,今年业务好做吗?”季景行寒暄,也是关心。
疫情原因,今年失业的人多,说好做也能说得过去。
但真说起来,其实业务变难了。因为个个企业缩编,师姐今年接到的招聘单子骤减一半。
“今年行情不好。”师姐清了清嗓子,“连招聘需求都没了。”
师姐以为季景行是帮朋友找工作,她笑着说,“不过,我还是有法子的。”
但季景行目的不在此,她直说,“麻烦师姐帮我看看,我有个下属是不是准备跳槽?”
现在求职者可以在招聘网站上屏蔽自家公司,季景行通过基德账号看不到张强的求职状态。再说,这还只是她的猜测,她不想惊动基德人力资源总监贺华。
“这点小事,我安排就是。”师姐说着,笑语盈盈,“小遇,有机会向基德推荐一下我们公司,人力资源方面的服务,我们都能做。”
季景行有些恍惚,她记得大学时候,师姐很腼腆,特别不好意思开口求人,没想到,创业这几年的磨练,让师姐完全变了个人。
季景行答应下来,挂了电话,她将张强名字发给师姐。
放下手机,季景行却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隔了会儿,她抓过手机,又加上刘国松、谭莉莉和另一位新加入项目组的人员名字,一起发给了师姐。
晚上。
季景行正要睡觉,师姐打来电话,“小遇,你刚空降去基德?”
“是,师姐。怎么了?”
“那就对了,空降兵和地面本土部队,永远都谈不到一块儿。”师姐叹了口气,“不少猎头都收到了你那三个下属的简历,他们现在正在跟一家评估所谈,准备集体跳槽。”
“哪几个?”季景行从床上坐了起来。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得知基德老员工准备抱团跳槽时,她还是愣了一下。
“刘国松、张强、谭莉莉。”
季景行飞快镇定下来,问,“领头的是谁?”
“姓刘的。”师姐说,“看来是准备集体出走,将你一军。”
“你知道他们现在谈到什么程度了吗?”季景行问。
“对方是家成立不久的小所,据说股东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给了刘国松部门经理,张强部门副经理职位,谭莉莉做项目经理,现在正谈判薪水。”
“对了,据说还有期权。”师姐补充说。
怪不得张强在会上走神,原来是在想这件事情。
基德是行业头部公司,对方虽然是新成立的小所,但股东实力雄厚,再有职位和期权加持,考量到现实利益和未来发展空间,确实也够打动人。
“小遇,我可以帮你重新招人。”师姐在这行见多了人来人往,给了个常见的解决办法。
季景行谢过师姐,说改天请她吃饭,挂了电话。
季景行很快想到,沈若惜将林场项目主评人更换为胡家磊,使刘国松明白,他在基德前途无望,他不得不提前行动,剑走偏锋。
他策划集体跳槽,对他而言,进可以通过跳槽,实现升职加薪;退可以逼宫,谋得部门副经理职位。无论哪条路,对他都有利。
而季景行原本计划等林场评估结束后,再进行部门副经理竞聘的事。从私心来讲,那时,胡家磊也有更多资本去和基德老员工竞争。
她空降过来,必须在部门里扶持她的人,她才有更多精力可以放在项目本身,而不是焦头烂额于内部管理。
但刘国松却在林场评估的关口,煽动部门核心员工抱团出走,团队散了,项目难以按时完成,基德的名声和口碑都会受到影响。
季景行不难猜到刘国松是怎么说服了张、谭二人。
季景行空降,成为基德大红人,就连她带来的团队,都让沈若惜刮目相看。而这几位基德老员工,认为自己不是季景行的嫡系部队,不会被重用,更换主评人一事,更加佐证他们的想法,很容易被刘国松说动。
季景行睡意全无,她翻身起床,抱着手臂在卧室里走来走去。
她清楚,这件事情,她必须在沈若惜知晓之前解决好。
沈若惜是老板,从他的角度,他绝对不希望看到一个四分五裂的团队,他只会认为那是管理者无能。
第二天上班时候,基德重资评估部,忙碌紧张的进行着林场评估准备工作,一派风平浪静。
而季景行知道,这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就将掀起的滔天骇浪。
师姐再次打来电话,“小遇,我打听到,对方已经发了 offer,据说,因为立即辞职,对方还帮忙准备了一笔赔偿金给基德。看来,他们是打算突然离职,打你个措手不及,你自己想想怎么办吧。”
季景行谢过师姐,挂了电话。
明天,整个团队就将开赴江黔区林场,展开为期 16 天的调查作业。
如果师姐的消息没错,最迟今晚,刘国松三人就会向公司提出辞职,缺席林场评估项目。
季景行拿起电话,打给张强。
张强一接起来,季景行直接说道,“张强,我知道你可能要辞职,这是个人选择,我不干涉你。但是林场涉及的数据分析,我想请教你一些问题。”
张强握着电话没吭声。
季景行,“我中午在聚合园订了午餐,我们一起吃个饭。”
季景行挂掉电话,张强无声无息的收起手机,继续工作,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中午,季景行提早下班,早早去了公司旁边的聚合园。
她坐在包间里,直到服务员过来问第三次,什么时候可以上菜,张强才推门走了进来。
“上菜吧。”季景行对服务员说。
服务员应声出去,带上了门。
张强却是站在门口一动不动,“苏经理,找我有事?”
张强没坐,季景行也跟着站了起来,她温和的说,“饭点了,先吃饭。”
张强笑了笑,走了过来坐下。
季景行给张强添茶,“做数据统筹和分析,在重庆的资产评估圈,你要是认第二,那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张强握着茶杯,颔首致谢,谦虚说,“夸张了。”
季景行叹了口气,“数据这块,真要跟你请教才行。”
她举起茶杯在桌上磕了下,敬张强。
她将茶喝干。
“苏经理,客气了。”张强跟着喝,“有关数据方面的事,随时喊我就是。”
“好。”
服务员上了菜出去了。
季景行开口,“张强,我知道你打算要走,也猜到你为什么要走。”
季景行盛了碗汤,放张强面前,“我如果说我看好你,会显得有些假。但是,我想问你,你看好基德吗?”
张强低头喝汤,他放了汤勺,“基德放到全国,也是第一梯队的评估公司。”
季景行点点头,她顺着往下说,“很多时候,不是个人成就平台,是平台成就个人。”
张强不说话,看着季景行,心里哂笑,觉得季景行再能干,也不过是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
他要是这个年纪,也会被所谓“平台”说打动,但是年过三十,他学会了只看实际的。
季景行不以为意,她缓缓说,“年底之前,我会向边总和公司董事会请示,在重资评估部推行合伙人制度。你在部门干了这么多年,你不想竞争一下再走?”
张强不为所动,心想,这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
季景行明白,她必须首先攻破张强,再拿下另一名基德老员工谭莉莉,最后将表面服从背地使坏的刘国松一脚踢出去,林场评估团队才能稳定的专心工作。
季景行明白人性,她继续说道,“重资评估部绩效非常好,这是能推行合伙人制度的根本基础。”
她观察张强神色,“你辛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结果了,你拱手让给其他人来摘?你甘心吗?”
人世间很多事,说到底不过是三个字——“不甘心。”
尽管经济学中沉没成本的原理清清楚楚明示,当人们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时,只需要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不要让过去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干扰当下的决策。
但道理之所以是道理,是因为人们往往做不到。
譬如,世间怨偶,越纠缠伤害越深越放不下。论到底,不过是过往付出那么多感情,觉得不甘心。
世间其他事,也是如此。
张强嘴唇翕动了一下,又很快紧抿。
好一会儿,他才说,“苏经理,我已经决定了。”
一听见这句话,季景行一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这是张强潜意识里有所松动,用这句话来让自己坚定。
季景行说,“我可以承诺你,每个人都公平竞争部门合伙人,每位合伙人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合伙人在团队项目上提成通提。”
“你完全有实力竞争,做得好的话,收入可以翻番。但如果你想求安稳,也可以现在跳槽去小所,每月多挣个三五千。”
做资产评估,挣不了大钱,全国上下底薪也不过是在几千元范围打转,做这行的人全靠项目提成养着,可是项目提成也不过是百分之几而已。
说起来,处在这个行业的人,未必见得个个都是出于热爱,也不是季景行所求的“接地气”,只是人要谋生,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是普通人更能够得着的工作。
虽然季景行和苏哲同是金融领域,但苏哲现在的一切,可说是中国 14 亿人口中的 1%。他含着金钥匙出身,再加后天付出的绝对努力,才能做到现在的位置。季景行复制不来。
张强不说话。他在公司压根儿就没听到过这件事的风声,谁知道季景行说的是真是假。
说不定,这只是季景行的缓兵之计,哄着他留下来做完林场评估,然后招聘新人,再一脚踢开他

上一篇: 沈若惜季景行全文完结阅读 沈若惜季景行小...

下一篇: 神明与少年小说 宋若初江让全文免费阅读


 本站广告